花点时间搞清top、postop、scrolltop、scrollHeight、offsetHeight

本文详细解析了CSS中top、posTop、scrollTop等定位及滚动相关属性的应用技巧。通过实例展示了这些属性如何影响页面布局,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区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top

此属性仅仅在对象的定位(position)属性被设置时可用。否则,此属性设置会被忽略。

< div  style ="background-color:red; position:absolute; width:100px; height:100px;" >

< p  style ="background-color:silver; position:absolute; top:-5px;" > 测试top </ p >

</ div >
 

上面是一个段落P包含在一个DIV内,可以看到P的top设置为-5px后,它的上边距超过了容器DIV的上边距,超过的这段距离就是设置的5px。

需要注意的是,DIV和P这一对包含元素,都需要设置position为absolute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假如父元素不设置,则子元素的参照将是更上层定义过position的元素,直到整个文档;

 

2. posTop

posTop的数值其实和top是一样的,但区别在于,top固定了元素单位为px,而posTop只是一个数值(这一点可以通过 alert("top="+id.style.top)和alert("posTop="+id.style.posTop)来证明),因此一般使用 posTop来进行运算。

< div  style ="background-color:red; position:absolute; width:100px; height:100px;" >

< p  id ="test"  style ="background-color:silver; position:absolute;" > 测试posTop </ p >

</ div >

< script >
test.style.posTop  =   15 + 8 ;
alert( " top= " + test.style.top);
alert( " posTop= " + test.style.posTop);
</ script >
 

无论你使用top或posTop来赋值,最后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3. scrollTop

< div  id ="container"  style ="background-color:silver; width:100px; height:100px; overflow:auto;" >
< p  style ="background-color:red;" >
别再做情人 做只猫 做只狗 不做情人 做只宠物至少可爱迷人 和你相交不浅无谓明日会被你憎 </ p >
</ div >

< script >
container.scrollTop  =   12 ;
</ script >
 

这一段文本在这个100*100的DIV内无法完全显示,所以设置了overflow为auto,它会出现一个上下方向的滑动框,假如没有设置 id.scrollTop属性的话,默认情况下滑块位置在顶端。而设置了scrollTop值为12后,滑块的位置改变了,默认显示是卷过了12个象素的 文本。如果设置overflow为hidden,则将会无法显示顶部12个象素的文本。

注意设置方式是id.scrollTop,而不是id.style.scrollTop。

 

4. scrollHeight 与 offsetHeight

<div id="container" style="background-color:silver; width:100px; height:100px; overflow:auto;">
<p style="background-color:red; height:250px; ">
别再做情人 做只猫 做只狗 不做情人 做只宠物至少可爱迷人 和你相交不浅无谓明日会被你憎</p>
</div>

<script>
alert(container.offsetHeight);
alert(container.scrollHeight);
</script>
 

将依次输出100,250。因为已经指定了元素的height为100px,所以offsetHeight始终为100px;内部元素为 250px,而容器元素只有100px,那么还有150px的内容它无法显示出来,但它却是实际存在的,所以scrollHeight值为 100+150=250。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多种开发者工具及其对开发效率的提升作用。首先,介绍了两款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lliJ IDEA 以其智能代码补全、强大的调试工具和项目管理功能适用于Java开发者;VS Code 则凭借轻量级和多种编程语言的插件支持成为前端开发者的常用工具。其次,提到了基于 GPT-4 的智能代码生成工具 Cursor,它通过对话式编程显著提高了开发效率。接着,阐述了版本控制系统 Git 的重要性,包括记录代码修改、分支管理和协作功能。然后,介绍了 Postman 作为 API 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可创建、测试和文档化 API,缩短前后端联调时间。再者,提到 SonarQube 这款代码质量管理工具,能自动扫描代码并检测潜在的质量问题。还介绍了 Docker 容器化工具,通过定义应用的运行环境和依赖,确保环境一致性。最后,提及了线上诊断工具 Arthas 和性能调优工具 JProfiler,分别用于生产环境排障和性能优化。 适合人群:所有希望提高开发效率的程序员,尤其是有一定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和技术团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选择合适的 IDE 提升编码速度和代码质量;②利用 AI 编程助手加快开发进程;③通过 Git 实现高效的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④使用 Postman 管理 API 的全生命周期;⑤借助 SonarQube 提高代码质量;⑥采用 Docker 实现环境一致性;⑦运用 Arthas 和 JProfiler 进行线上诊断和性能调优。 阅读建议:根据个人或团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工具,深入理解每种工具的功能特点,并在实际开发中不断实践和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围绕低轨(LEO)卫星通信系统的星间切换策略展开研究,针对现有研究忽略终端运动影响导致切换失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改进策略。第一种是基于预测的多属性无偏好切换策略,通过预测终端位置建立切换有向图,并利用NPGA算法综合服务时长、通信仰角和空闲信道数优化切换路径。第二种是多业务切换策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使用层次分析法设置属性权重,并采用遗传算法筛选切换路径,同时引入多业务切换管理方法保障实时业务。仿真结果显示,这两种策略能有效降低切换失败率和新呼叫阻塞率,均衡卫星负载。 适合人群:从事卫星通信系统研究的科研人员、通信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及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和优化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星间切换策略;②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③保障不同类型业务的服务质量(QoS),特别是实时业务的需求。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详细介绍了两种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还提供了Python代码示例,包括终端位置预测、有向图构建、多目标优化算法以及业务感知的资源分配等关键环节。此外,还设计了完整的仿真测试框架,用于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并提供了自动化验证脚本和创新点技术验证方案。部署建议方面,推荐使用Docker容器化仿真环境、Redis缓存卫星位置数据、GPU加速遗传算法运算等措施,以提升系统的实时性和计算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