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处置(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巨大且成因复杂,当前主要通过银行自主处理和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1999年至2004年间,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率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国际标准。面对不良资产处置难题,需探索更多有效途径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并通过改革提高市场化水平。

        对于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目前我国的机制还不够成熟,昨天我们提到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几种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但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巨大并且成因复杂,所以迫切需要探索不良贷款其他处置方式。

        目前的情况下,我国主要采用银行自主性处理和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而且处理任务相当艰巨。从1995年全国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第一次降低国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开始,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减少不良资产的力度。尤其是1999年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剥离了近13000多亿元的不良的不良资产,受到剥离资产的影响,到2001年,不良资产率有所改善。截止2004年第三季度末,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下降至15.71%,即使如此,与国际上正常银行要求的5%以下的不良资产率相比,过高的不良资产率仍然威胁着银行的经营安全,引发致命的金融危机。

        经过金融管理公司多年的努力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我们的银行不良贷款整体来说小有成效,但不良资产处置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现阶段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将不良资产尽快处置变现,二是如何消化不良资产处置后的损失。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改革,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而且需要减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减少成本,恢复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

        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更是一个宏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目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和处置情况,决定了我国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方式解决不良资产存在的问题,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基础上,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处理不良资产的绝佳方式。国家可以从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债权人通过对不良资产进行包装,借助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以收回不良资产。

        在现有阶段中,金融企业和工商企业都会有相当一部分不良资产需要处置,因此,我们就需要制定有关政策,扩大银行处理不良资产和自主权,建立完善的银企债务重组和债转股的运作机制,还有加强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全面提高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水平,从而从能更好的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率,能够在中国转型期为金融行业出一份力,使中国经济稳定强劲的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