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丢失后注意保护现场

RAID数据恢复技巧
本文分享了一次6块硬盘中有2块损坏的RAID 5阵列数据恢复经历,耗时6天完成。作者提出了误操作后的现场保护措施,如误分区、误删除、误格式化、病毒破坏和阵列丢失等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并强调定期备份的重要性。
最近做了一次6块硬盘坏两块的RAID5阵列数据恢复,准确来说是用去六天时间才将数据完整恢复。在此,向朋友提个小小的建议:数据恢复没有绝对的成功,也没有绝对的失败,关键在于数据丢失时你的第一选择。所以,在数据发生问题的第一时间保护好现场,不再发生二次破坏是最大程度挽救数据的前提条件。

  1·误分区后的现场保护

  误分区后,如果尚未格式化,应该停止后续操作,使用软件或手工恢复原分表信息。

  如果已经进行了格式化,则不要向新分区中写入任何数据,以减少写入,最大可能地保护现场。

  2·误删除后的现场保护

  避免向误删除数据所在分区内写入数据,包括新建、粘贴、保存目录和文件等。

  尽可能避免对误删除数据所在分区内的其他数据进行打开操作。比如,在打开一个Word文档时会产生一个临时文件,意味着对磁盘存在写入操作,很可能覆盖掉已删除的数据。

  如果误删除了系统分区(通常是C分区)内的数据,不要正常关机,应该直接断开计算机的电源。因为正常关闭系统时会向磁盘回写保存在缓存中的数据,被误删除的数据有可能因此而被覆盖。应该直接拨掉计算机电源,避免回写操作的发生。虽然强行断掉计算机电源也有损坏硬盘的可能,但毕竟概率较低,而向磁盘回写数据致使已删除的数据被覆盖的概率是较高的。两害取其轻,还有值得冒险的。

  3·误格式化后的现场保护

  如果对一个分区进行了格式化操作,应该禁止向格式化后的分区内写入任何数据,因为此时分区内的所有空间都是“未分配使用”的空间,任何的写入操作都会对原分区中的数据产生覆盖,使情况变得更糟。

  4·病毒破坏后的现场保护

  如果发现感染病毒,无论是否已经有数据遭到破坏,都应该对原盘进行备份后再进行杀毒,因为有些病毒可能会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一旦杀毒后很可能发生数据无法解密的情况。

  5·阵列丢失后的现场保护

  服务器、存储可以说是单位企业的命脉,一旦数据丢失会带来无法估算的损失。当磁盘阵列出错时,不能对其做任何写入式的操作。例如:强制使硬盘上线或者重建磁盘阵列。

  以上只是个人做数据恢复的一些建议。数据无价,定期对重要数据做备份是关键,定期备份不是将数据备份在同一台设备上,而是备份在不同的存储设备上,努力将损失降到最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