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报文-请求头部

本文介绍了HTTP请求头部的组成和分类,包括请求字段、通用字段、实体字段和其他字段,并列举了常见HTTP请求报文头属性及其作用,如Accept、Host、Cookie、Referer和Cache-Control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请求头部由键值对组成,每行一对,关键字和值用英文冒号“:”分隔,用于通知服务器有关于客户端请求的信息

请求头部字段分为四类:

请求字段:存储请求要求
通用字段:用于请求或响应,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特定资源与事务相关联
实体字段:用于请求或响应,定义被传送资源的信息
其他:包含HTTP的RFC里未定义的首部

常见的HTTP请求报文头属性

属性取值说明
Accept一个或多个MIME类型告诉服务器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类型。例如:Accept:text/plain 相当于告诉服务端,客户端能够接受的响应类型仅为纯文本数据,别发其它图片、视频等其他类型
Hosturi-host [:port]提供从目标URI中获取到的主机、端口号信息。当一个单一的IP地址负责多主机名请求时,使源服务器可以区分这些资源。如果端口号是服务器的标准端口号,可以省略
cookieCookie: $Version=1;Skin=new;jsessionid=5F4771183629C9834F8382E23BE13C4C服务器通过Cookie属性的jsessionid的值判断客户端的多个请求隶属于哪个session
Refererhttp://www.baidu.com在当前页面点击一个链接发送HTTP请求,那么该HTTP报文请求头Referer的值为当前页面的地址。比如在百度结果页点击一条结果查看详细信息,发送的查看请求里,Referer属性为http://www.baidu.com。表示该请求是从百度上发出去的。该字段可以帮助监控流量
Cache-Controlno-cache在请求-响应过程中,所有的缓存机制都必须遵循该属性的值。no-cache是让服务端将对应请求返回的响应内容不要在客户端缓存
Content-TypeMIME类型请求主体的文本类型,用于POST和PUT请求

其他请求头部属性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HTTP_header_fields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HTTP请求报文头部的结束符。用户问:“我想了解HTTP请求报文头部的结束符 请问HTTP请求报文头部的结束符是什么” 从系统指令中,我需要: - 使用中文回答。 - 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 在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如[^1]。 - 生成相关问题。 - 对于数学表达式,使用$...$或$$...$$格式,但这个问题似乎不涉及数学,所以可能不需要。 - 参考提供的引用内容。 提供的引用内容: - 引用[1]:提到请求报文格式,包括请求行、请求头部请求数据。请求头部后必须加空行(\r\n),表示请求头部结束。 - 引用[2]:明确说在请求头部后面是一个空行,只包含回车符和换行符(CRLF),用于标记请求头部结束。 - 引用[3]:提到HTTP报文格式,但没有特别强调结束符。 - 引用[4]:讨论HTTP协议特点,但没有直接说结束符。 - 引用[5]:列出请求方法,但没有涉及结束符。 关键信息来自引用[1]和[2]: - 引用[1]:请求头部后必须加空行(\r\n),用来表示请求头部结束。 - 引用[2]:在请求头部的后面是一个空行,它只包含一个回车符和一个换行符(CRLF),不包含其它任何内容。这个空行用于标记请求头部已结束;它是必须要有的。 所以,HTTP请求报文头部的结束符是一个空行,具体是回车符和换行符的组合,即CRLF (\r\n)。 回答结构: 1. **清晰开头**:直接回答用户的问题。 2. **逐步解释**:解释HTTP请求报文的结构,强调头部结束符的位置和形式。 3. **引用支持**: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到相关部分。 4. **生成相关问题**:在最后添加相关问题部分。 生成相关问题: - 基于用户的问题,生成一些扩展问题,比如: - HTTP响应报文的结束符是什么? - 为什么需要这个结束符? - 空行在HTTP报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如何在实际编程中处理这个结束符? 完整回答: - 开头:直接说结束符是CRLF(\r\n)。 - 主体:解释HTTP请求报文由三部分组成:请求行、请求头部请求体。请求头部后必须有一个空行(CRLF)表示头部结束。 - 结尾:生成相关问题。 确保使用中文。</think>### HTTP请求报文头部的结束符 HTTP请求报文头部的结束符是一个**空行**,具体由回车符和换行符的组合表示,即 `CRLF`(`\r\n`)。这个空行不包含任何其他内容(如空格或文本),仅用于明确标记请求头部的结束,并分隔请求头部和后续的请求体(如果有)。下面我将逐步解释HTTP请求报文的结构,并说明这个结束符的作用。 #### HTTP请求报文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报文由三部分组成: 1. **请求行**:包含HTTP方法(如 `GET` 或 `POST`)、请求URL和协议版本,以空格分隔,并以 `CRLF` 结束。 示例:`GET https://www.baidu.com/ HTTP/1.1\r\n` 2. **请求头部**:由多个键值对组成,每个键值对占一行,格式为 `键: 值`(键和值之间用冒号加空格分隔),每行以 `CRLF` 结束。 示例: ``` Connection: close\r\n Accept: application/json, text/plain, */*\r\n User-Agent: C++ HTTP Client\r\n ``` 3. **请求体(可选)**:用于传输额外数据(如表单内容或文件),仅在特定方法(如 `POST`)中出现。请求体前必须有一个空行(`\r\n`)来区分头部和主体。 关键点在于,请求头部结束后,**必须插入一个空行(`\r\n`)** 作为结束符。这表示请求头部已结束,并准备进入请求体(如果存在)。即使请求体为空(如在 `GET` 方法中),这个空行也必须存在,否则服务器可能无法正确解析报文[^1][^2]。 #### 为什么需要这个结束符? - **分隔作用**:HTTP报文是文本协议,空行提供了清晰的边界,帮助服务器区分头部和主体,避免解析错误。 - **协议规范**:HTTP/1.1 标准要求所有请求头部必须以空行结束,以确保兼容性和可靠性[^2][^4]。 - **实际应用**:在编程中(如使用Python或C++),处理HTTP请求时需显式添加这个空行。例如: ```python # Python示例:构建一个简单的HTTP请求报文 request_line = "GET /index.html HTTP/1.1\r\n" headers = "Host: example.com\r\nAccept: text/html\r\n" end_of_headers = "\r\n" # 结束符:空行 request_body = "" # GET方法无请求体 full_request = request_line + headers + end_of_headers + request_body print(full_request) ``` #### 注意事项 - 如果缺少这个空行,服务器可能返回错误(如400 Bad Request),因为它无法识别头部结束位置[^2][^4]。 - 在响应报文中,头部结束符也是相同的空行(`\r\n`),用于分隔响应头部和响应体[^3]。 如需更深入的协议细节,可参考HTTP/1.1标准文档(RFC 261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