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vmstat

本文介绍了vmstat命令的基本用法及参数含义,展示了如何利用此命令监控Linux/Unix系统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虚拟内存交换及IO读写状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一般vmstat工具的使用是通过两个数字参数来完成的,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如:

root@ubuntu:~# vmstat 2 1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1  0      0 3498472 315836 3819540    0    0     0     1    2    0  0  0 100  0

2表示每个两秒采集一次服务器状态,1表示只采集一次。

实际上,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不想监控直接结束vmstat就行了,例如:

复制代码
root@ubuntu:~# vmstat 2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1  0      0 3499840 315836 3819660    0    0     0     1    2    0  0  0 100  0
 0  0      0 3499584 315836 3819660    0    0     0     0   88  158  0  0 100  0
 0  0      0 3499708 315836 3819660    0    0     0     2   86  162  0  0 100  0
 0  0      0 3499708 315836 3819660    0    0     0    10   81  151  0  0 100  0
 1  0      0 3499732 315836 3819660    0    0     0     2   83  154  0  0 100  0
复制代码

这表示vmstat每2秒采集数据,一直采集,直到我结束程序,这里采集了5次数据我就结束了程序。

好了,命令介绍完毕,现在开始实战讲解每个参数的意思。

r 表示运行队列(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我测试的服务器目前CPU比较空闲,没什么程序在跑,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超过了5就高,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列。如果运行队列过大,表示你的CPU很繁忙,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

b 表示阻塞的进程,这个不多说,进程阻塞,大家懂的。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我的机器内存总共8G,剩余3415M。

buff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

cache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这里是Linux/Unix的聪明之处,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我的机器内存充裕,一切正常。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所以一直是0,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2-3T)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s,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in 每秒CPU的中断次数,包括时间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线程的切换,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这个值要越小越好,太大了,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数目,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压测,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系统调用也是,每次调用系统函数,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空间,导致上下文切换,这个是很耗资源,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导致CPU干正经事的时间少了,CPU没有充分利用,是不可取的。

us 用户CPU时间,我曾经在一个做加密解密很频繁的服务器上,可以看到us接近100,r运行队列达到80(机器在做压力测试,性能表现不佳)。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例如是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一般来说,id + us + sy = 100,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us是用户CPU使用率,sy是系统CPU使用率。

wt 等待IO CPU时间。



<think>嗯,用户想了解Linux中的vmstat命令的用法和解读。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vmstat的基本功能和常用参数。vmstat主要用于监控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等,能提供实时的系统性能数据。 首先,我应该先介绍vmstat的基本语法,包括命令格式和常用选项。比如,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指定间隔时间和次数,比如`vmstat 2 5`表示每2秒刷新一次,共5次。还要提到常用选项,比如-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s显示内存统计摘要,-d显示磁盘统计等。 接下来需要解释输出结果各列的含义。vmstat的输出分为几个部分:进程(procs)、内存(memory)、交换区(swap)、磁盘(io)、系统(system)、CPU。每个部分的字段需要详细说明,例如r表示运行队列长度,b表示等待I/O的进程数,swpd表示使用的虚拟内存量,free表示空闲内存,等等。这里要确保每个字段都解释清楚,方便用户理解当前系统状态。 然后,可能需要给出一些使用示例,比如如何监控实时状态,如何持续监控,如何结合其他工具如sar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醒用户注意观察哪些指标,比如如果r值持续超过CPU核心数,可能表示CPU资源不足;si和so频繁变动可能说明内存不足,触发交换,影响性能。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进阶需求,比如如何分析瓶颈。这时候需要分CPU、内存、磁盘I/O几个方面来讲解。例如,如果us长期过高,说明用户进程消耗大量CPU,可能需要优化程序或增加CPU资源。如果free内存持续偏低,但si/so不高,可能应用本身占用过多内存。 另外,需要结合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但看起来提供的引用和vmstat关联不大。引用[1]关于SELinux的模式切换,引用[2]是CPU频率调节,引用[3]是文件权限命令。不过用户的问题是关于vmstat,所以可能这些引用是系统自动提供的,可能不需要直接关联,除非在解释vmstat的输出时涉及到相关子系统,比如SELinux可能影响进程状态,但可能性较低。因此,可能不需要特别引用这些内容,但需要按照用户要求,在回答末尾添加引用标识。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根据用户提供的示例,可能需要围绕vmstat的扩展使用、结果分析、与其他工具对比、常见问题解决等来提问。比如如何诊断内存泄漏,vmstat与其他工具如top的区别,自动化监控的方法等。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用法、输出解读、使用示例和常见分析场景。同时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如行内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vmstat可能涉及较少数学公式,但如果有性能指标的计算可能需要使用。例如,计算CPU利用率可能需要用到公式,比如$ \text{CPU空闲率} = \frac{\text{id}}{\text{us+sy+id+wa+st}} \times 100\% $,不过vmstat的输出中已经有id这一列,直接显示百分比,可能不需要公式。因此可能不需要用到数学表达式,但需遵守格式要求。 检查LaTeX语法是否正确,虽然问题可能不涉及太多数学内容,但如果有的话需正确使用。例如,如果有提到内存计算公式,可能需要用LaTeX,比如空闲内存量是$free$,总内存是$total$,则使用$free / total \times 100\%$。不过根据实际vmstat的输出,可能不需要,但需注意用户的要求。 确保使用中文回答,语言通顺,结构合理,分点讲解。最后生成的相关问题要围绕vmstat的深入使用、问题诊断、工具比较等,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think>### Linux vmstat命令详解 vmstat(Virtual Memory Statistics)是Linux系统中用于监控**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等系统资源的工具,可帮助诊断性能瓶颈。以下是使用方法和关键指标解读: --- #### 一、基本语法 ```bash vmstat [间隔时间(秒)] [刷新次数] ``` **常用选项**: - `-a`:显示活跃/非活跃内存 - `-s`:显示内存统计摘要 - `-d`:显示磁盘I/O统计 - `-w`:宽输出模式(适配宽屏) **示例**: - `vmstat 2 5`:每2秒刷新一次,共5次 - `vmstat -s`:查看内存使用汇总[^3] --- #### 二、输出字段解读 vmstat输出分为6个部分: ```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 1. **进程(procs)**: - `r`:**运行队列长度**(等待CPU的进程数)。若长期>CPU核心数,说明CPU不足。 - `b`:**等待I/O的进程数**。持续>0可能表示I/O瓶颈。 2. **内存(memory)**: - `swpd`:已使用的虚拟内存量(单位:KB) - `free`:空闲物理内存量 - `buff/cache`:用于缓存和缓冲的内存[^1] 3. **交换区(swap)**: - `si`:每秒从磁盘加载到内存的数据量(swap-in) - `so`:每秒从内存写入磁盘的数据量(swap-out)。若`si/so`持续>0,说明物理内存不足。 4. **I/O(io)**: - `bi`:每秒从块设备接收的块数(读操作) - `bo`:每秒发送到块设备的块数(写操作) 5. **系统(system)**: - `in`:每秒中断次数(包括时钟中断) - `cs`: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过高可能因进程频繁调度导致性能下降。 6. **CPU(cpu)**: - `us`:用户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 `sy`:内核进程占用CPU时间百分比 - `id`:空闲CPU百分比 - `wa`:等待I/O的CPU时间百分比。若长期>10%,需检查磁盘性能。 --- #### 三、使用场景示例 1. **实时监控**: ```bash vmstat 1 # 每秒刷新一次 ``` 2. **内存泄漏排查**: ```bash vmstat -a 2 10 # 观察free和cache变化 ``` 3. **磁盘I/O分析**: ```bash vmstat -d # 查看bi/bo与wa指标关联性 ``` --- #### 四、性能瓶颈分析 | 指标组合 | 可能问题 | 解决方法 | |-------------------------|------------------------|------------------------------| | `r > CPU核心数` + `us高` | CPU资源不足 | 优化代码/增加CPU核心 | | `b > 0` + `wa高` | 磁盘I/O瓶颈 | 更换SSD/优化磁盘调度策略 | | `si/so持续>0` | 物理内存不足 | 增加内存/减少内存占用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