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中自增(++)和自减(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自增(++)和自减(--)运算符,包括其用法、优先级及适用的数据类型,并通过示例代码帮助理解。

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在JAVA语行中存在着很多运算符,但是在现实开发中我们或许很少用到它们,在初次进修中却时常出现它们的身影,对那些运算符的含义和用法,是不是还记得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段Java代码:
int i = 0;
int j = i++;
int k = --i;
那段代码运转后,i即是多少?j即是多少?k即是多少?相信对那段代码该当没有问题,因为很简单。效果为:i=0,j=0,k=0。那下面那段呢?
int i = 0;
int j = i++ + ++i;
int k = --i + i--;
代码执行后i、j、k分别即是多少我爱男闺蜜呢?答案为i=0,j=2,k=2。不知道对那个效果有没有疑问呢?起初我第一眼扫过去的效果和真正的执行效果是不同的,也就是我判断错了。也许会问,怎么那么简单的问题都弄错呢?是的,有时稍微不留意真会出错。那看的就是我们对Java运算符优先级的认识。来,继续看下面那段代码:
int i=0;
System.out.println(i++);
那段代码运转后输出效果是什么?0?1?答案当然是i=0。那个是毋庸置疑的。接着看下面那段代码:
float f=0.1F;
f++;
double d=0.1D;
d++;
char c='a';
c++;
上面那段代码可以编译经过过程并执行吗?答案是必定的。如果此时对上面说的都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说明对自增自减运算符已经掌握的很好了。而今就让我们还回首一下相关知识:
自增(++):将变量的值加1,分前缀式(如++i)和后缀式(如i++)。前缀式是先加1再使用;后缀式是先使用再加1。
自减(--):将变量的值减1,分前缀式(如--i)和后缀式(如i--)。前缀式是先减1再使用;后缀式是先使用再减1。
自增与自减运算符还遵循以下规律:
   1. 可以用于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浮点类型float、double,以及字符串类型char。
   2. 在Java5.0及以上版本中,它们可以用于基本类型对应的包装器类Byte、Short、Integer、Long、Float、Double、Character。
   3. 它们的运算效果的类型与被运算的变量的类型相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