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与12-factors:依赖

本文介绍12-Factor应用规范中的依赖管理原则,强调通过依赖清单明确声明所有依赖,并使用依赖隔离工具确保应用不调用未声明的依赖。适用于提高新进开发者的环境配置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的解读:

  1. 理想情况:显式声明一切依赖关系
  2. 反模式:使用反射注入依赖(待添加
  3. 微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REST API)也要纳入管理
  4. Native Lib的依赖也要纳入管理
  5. 待讨论:如何使用元数据做依赖管理?

引用原文:http://12factor.net/zh_cn/dependencies

II. 依赖

显式声明依赖关系( dependency )

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会提供一个打包系统,用来为各个类库提供打包服务,就像 Perl 的 CPAN 或是 Ruby 的 Rubygems 。通过打包系统安装的类库可以是系统级的(称之为 “site packages”),或仅供某个应用程序使用,部署在相应的目录中(称之为 “vendoring” 或 “bunding”)。

12-Factor规则下的应用程序不会隐式依赖系统级的类库。 它一定通过 依赖清单 ,确切地声明所有依赖项。此外,在运行过程中通过 依赖隔离 工具来确保程序不会调用系统中存在但清单中未声明的依赖项。这一做法会统一应用到生产和开发环境。

例如, Ruby 的 Gem Bundler 使用 Gemfile 作为依赖项声明清单,使用 bundle exec 来进行依赖隔离。Python 中则可分别使用两种工具 – Pip 用作依赖声明, Virtualenv 用作依赖隔离。甚至 C 语言也有类似工具, Autoconf 用作依赖声明,静态链接库用作依赖隔离。无论用什么工具,依赖声明和依赖隔离必须一起使用,否则无法满足 12-Factor 规范。

显式声明依赖的优点之一是为新进开发者简化了环境配置流程。新进开发者可以检出应用程序的基准代码,安装编程语言环境和它对应的依赖管理工具,只需通过一个 构建命令 来安装所有的依赖项,即可开始工作。例如,Ruby/Bundler 下使用bundle install,而 Clojure/Leiningen 则是 lein deps

12-Factor 应用同样不会隐式依赖某些系统工具,如 ImageMagick 或是curl。即使这些工具存在于几乎所有系统,但终究无法保证所有未来的系统都能支持应用顺利运行,或是能够和应用兼容。如果应用必须使用到某些系统工具,那么这些工具应该被包含在应用之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