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F的实例详解

前一篇我们简单了解的它的实现过程,这一篇,我们简单来理解一下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不同意义和原理

因为是结合第一篇来解释的,所以需要参照上篇:WCF和Web实例


WCF服务在不同的宿主上:

在上个例子中我们发现,web服务在Web应用程序上,启动时候发布了IIS之后就可以进行引用了;

但是在WCF服务在应用程序控制台上引用之后,需要 ServiceHost host = new ServiceHost(typeof(Service1));来启动服务,并且在服务启动情况下,我们才可以在客户端进行引用。

没错,其实如果WCF服务不是在控制台Console下,而是在web应用程序下添加的,可以不用考虑ServiceHost host = new ServiceHost(typeof(Service1)),因为web应用程序模板会生成相应代码,让wcf服务可以在IIS上运行。

但是独立继承中Console下的WCF服务,需要ServiceHost类来启动服务,之后客户端才能调用服务。

这就是wcf服务里所说的寄宿,这里的IIS 和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 和应用程序控制体Console)成为WCF服务的宿主


WCF服务中string类型name的传递过程: 

在上篇博客的例子中,name是在服务端声明 返回的是return name+"Hello World";

在客户端传递过去"白脱皮",然后在客户端获取并显示出来:白脱皮HelloWorld

在此,我们可以了解到,WCF服务,是一种需要服务器和客户端双方进行通信的技术

【客户端→服务端】

当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后,先访问服务器中的服务协定接口类“IService1”,将输入参数“白脱皮”传递给操作方法,并把输入参数进行序列化,这个序列化后的内容写入SOAP正文中,通道层带着SOAP根据特定的通信协议(http),把消息传递给服务端。

【服务端→客户端】

服务器端接收到之后,把传入的SOAP正文进行反序列化,传递给实现接口的服务类“Service1”,调用方法,获得—白脱皮HelloWorld,再进行序列化return一条SOAP消息,还是通道层带着SOAP消息返回到客户端。

这其实就是WCF中说到的消息与通道的应用


客户端和服务端怎么用SOAP消息载体传递的内容

上面提到了SOAP作为参数的载体,把序列化后的内容传递到服务器端;

服务端执行完服务类之后,再进行序列化,返回消息依旧放入SOAP的主体body中通过通道,传递给客户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协议,也就是双方的约定,遵守这个约定——也就是契约 Contract

例如:[ServiceContract] 服务协定;[OperationContract] 操作协定 

在SOAP传递消息进行通信过程中,有不同的通信方式可以选择:

比如我们的例子,是“请求—答复”,

解释一下就是我们发出name=“白脱皮”参数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后,返回的是 :白脱皮HelloWorld;这是一种通信方式,即:“请求-答复”模式

 但是其实还要别的通信方式:

我只发出请求,不需要你的答复——单向通信模式

我发出请求,不用等你处理完了答复我,而是实时报告处理进度——双工服务协定模式

我发出请求,你回复我,几条都可以,在这个通道上的消息有上下文关系的——会话模式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这个通信的方式呢?——绑定 Binding

在我们的例子中的配置文件中:binding="basicHttpBinding"

BasicHttpBinding——使用基本的Http协议进行通信,编码格式为文本或者XML

WSDualHttpBinding——专用于双工服务协定通信模式

WebHttpBinding——用于非SOAP消息的通信,即可以处理普通的Http请求,属于web服务的特有通信方式

WSHttpBinding——使用Http协议进行通信,但相对BasicHttpBinding而言,安全系数更高,并支持可靠会话,此ban绑定用于非工通信

综上:我们可以说终结点了

就像上图:终结点包含 address/ binding/contract

当我们的服务运行后,必须向客户端公开至少一个终结点:什么意思呢?

我们上面提到的 ServiceHost host = new ServiceHost(typeof(Service1));Service1是服务类,实现接口的方法,

补全这个实例化:ServiceHost host = new ServiceHost(typeof(服务类Service1),基地址uri(address))

这个例子中基地址address=" "

是默认的地址: <add baseAddress="http://localhost:8733/Design_Time_Addresses/WCFDemoOne/Service1/" />

我们的服务类Service1实现了一个服务接口

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终结点:一个契约contract,对应一个基地址address,唯一的绑定Binging

如果Service1实现了两个接口方法,终结点就表示有两个——终结点数量=服务类×基地址

 

有没有了解一点WCF,总结的内容还不全,欢迎交流!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邢美玲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