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目的
测试20个用户访问https://www.baidu.com/在负载达到30QPS时的平均响应时间。
注:QPS是Queries Per Second的缩写,指的是每秒查询次数。在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库领域,QPS用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它表示系统每秒能够处理的查询数量。较高的QPS值通常意味着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测试步骤
1.添加线程组
线程组主要包括三个参数:线程数,准备时长,循环次数

- 线程数:表示并发执行的用户数。每个线程代表一个虚拟用户,可以模拟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系统。
- 准备时长(Ramp-Up Period):表示在测试开始之后,线程组中的线程逐渐启动的时间间隔。例如,如果线程数为10,准备时长为5秒,那么每秒将启动2个线程,直到达到10个线程。
- 循环次数(Loop Count):表示每个线程运行测试计划中的所有步骤的次数。一次循环包括发送一个请求、等待响应,然后进入下一个请求,直到达到循环次数。如果循环次数为-1,则表示线程将无限循环执行测试计划中的步骤,直至测试停止。

本文介绍了使用JMeter进行性能测试的实战过程,旨在测试20个用户在30QPS负载下访问https://www.baidu.com/的平均响应时间。详细阐述了从添加线程组、设置HTTP请求、控制QPS、添加监视器到运行脚本和查看测试结果的步骤。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