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session失效的几种方法

本文介绍三种设置Session失效的方法,包括通过代码、web.xml配置及应用服务器配置,并解释优先级顺序。此外,还提供了使用监听器在Session失效后执行特定操作的例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设置session失效的几种方法

在系统登录后,都会设置一个当前session失效的时间,以确保在用户长时间不与服务器交互,自动退出登录,销毁session。
具体设置很简单,方法有三种:
(1)在主页面或者公共页面中加入:session.setMaxInactiveInterval(900);参数900单位是秒,即在没有活动15分钟后,session将失效。
这里要注意这个session设置的时间是根据服务器来计算的,而不是客户端。所以如果是在调试程序,应该是修改服务器端时间来测试,而不是客户端。
(2)也是比较通用的设置session失效时间的方法,就是在项目的web.xml中设置

 <!-- 设置session失效,单位分 -->
 <session-config>
  <session-timeout>1</session-timeout>
 </session-config>

(3)直接在应用服务器中设置,如果是tomcat,可以在tomcat目录下conf/web.xml中找到<session-config>元素,tomcat默认设置是30分钟,只要修改这个值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三个地方如果都设置了,有个优先级的问题,从高到低:(1)>(2)>(3)

                   

在一般系统中,也可能需要在session失效后做一些操作,
(1)控制用户数,当session失效后,系统的用户数减少一个等,控制用户数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系统的性能。
(2)控制一个用户多次登录,当session有效时,如果相同用户登录,就提示已经登录了,当session失效后,就可以不用提示,直接登录了。
 那么如何在session失效后,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呢?
这里就需要用到监听器了,即当session因为各种原因失效后,监听器就可以监听到,然后执行监听器中定义好的程序就可以了。
监听器类为:HttpSessionListener类,有sessionCreated和sessionDestroyed两个方法
自己可以继承这个类,然后分别实现。
sessionCreated指在session创建时执行的方法
sessionDestroyed指在session失效时执行的方法
给一个简单的例子:

01.public class SessionListener implements HttpSessionListener{     
02.            
03.       public void sessionCreated(HttpSessionEvent event) {     
04.       HttpSession ses = event.getSession();     
05.       String id=ses.getId()+ses.getCreationTime();     
06.       SummerConstant.UserMap.put(id, Boolean.TRUE);     //添加用户     
07.}     
08.      
09.  public void sessionDestroyed(HttpSessionEvent event) {     
10.      HttpSession ses = event.getSession();     
11.      String id=ses.getId()+ses.getCreationTime();     
12.      synchronized (this) {     
13.                     SummerConstant.USERNUM--;   //用户数减一     
14.                     SummerConstant.UserMap.remove(id); //从用户组中移除掉,用户组为一个map     
15.              }     
16.       }     
17.}   

              

然后只需要把这个监听器在web.xml中声明就可以了

  1. <listener>     
  2.       <listener-class>     
  3.              com.demo.SessionListener      
  4.        </listener-class>     
  5. </listener>   
### 如何检测和处理Session过期或无效 #### 使用拦截器检测Session有效性 为了确保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通常会在应用层面上实现一个全局的过滤器或拦截器来检查用户的会话状态。每当接收到HTTP请求时,该组件负责验证当前用户是否已登录以及其`session`是否仍然有效。 对于Web开发框架而言,创建自定义中间件是一种常见做法。例如,在Java Spring MVC环境中可以构建一个基于注解的控制器增强程序;而在Python Flask中,则可以通过注册蓝图前后的钩子函数完成相同逻辑[^2]。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redirect, url_for, request, session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if 'user_id' not in session and request.endpoint != 'login': return redirect(url_for('login'))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Flask内置的支持功能——`before_request()`装饰器,在每次路由匹配之前执行特定的操作。这里简单地实现了仅允许访问带有合法`session`凭证资源的功能,并且排除了对登录页面本身的限制[^3]。 #### 设置合理的Session有效期 除了实时监控外,合理配置服务器端存储的`session`对象生命周期同样重要。大多数现代编程语言都提供了相应的API用于调整这一参数: - **PHP**: 可以通过修改php.ini文件中的`session.gc_maxlifetime`指令设定最大存活秒数; - **Node.js (Express)**: 利用express-session包提供的选项如`resave`, `saveUninitialized` 和最重要的`cookie.maxAge`; - **Django(Python)**: 修改settings.py内的SESSION_COOKIE_AGE变量即可改变默认行为[^1]. 值得注意的是,默认情况下许多平台都会采用较为宽松的时间间隔(比如几天甚至几周),这显然不适合所有应用场景下的安全考量。因此建议开发者依据实际需求权衡利弊后作出适当更改。 #### 处理AJAX请求中的Session超时情况 针对异步调用可能引发的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在前端JavaScript代码内部捕获到4xx系列错误码后再采取行动,比如重定向至登录界面或者弹窗提醒用户重新认证身份。另外也可以考虑引入专门的状态管理库(Redux/Vuex)配合使用,以便更优雅地同步前后端之间的交互过程。 ```javascript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null, function(error){ const originalRequest = error.config; if(error.response.status === 401 && !originalRequest._retry){ originalRequest._retry = true; // 防止无限循环 store.dispatch('logout'); // 清除本地缓存数据 window.location.href="/auth/login"; // 跳转到登录页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上述片段说明了一个典型的Vue/React单页面应用(SPA)架构下应对未授权响应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及时反馈给最终用户有关权限不足的信息,同时也维护好了整体的应用流程一致性[^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