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结构
-
理解OSI和TCP/IP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每一层的作用和常见协议
-
能够初步理解一次网络通信中数据是如何封装和传输的
1.网络的基本组成
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由以下几个核心部分组成
组成部分 | 功能说明 |
---|---|
客户端(Client) | 发起请求的一方,比如你的电脑、手机、浏览器等 |
服务器(Server) | 提供服务的乙方,比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 |
网络设备 | 包括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防火墙等,用于连接和转发数据 |
传输介质 | 数据传输的物理路径,如网线、光纤、WiFi |
协议 | 数据通信的规则,如HTTP、TCP、IP、DNS等 |
实际的工作场景:
在浏览器输入www.baidu.com
-
浏览器(客户端) → 向报读服务器发送请求
-
请求经过公司或家庭网络,通过交换机、路由器 →把请求发送到百度的服务器
-
服务器接收请求 →返回网页内容
2.网络分层模型
为了简化复杂的数据通信过程,人们设计了“分层模型”。可以把他想象成一个“快递打包流程”——每一层负责一部分包装任务,层层叠加,最终把数据安全送达目的地。
OSI七层模型(理论模型)
OSI是一个标准参考模型,主要用于教学和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层次 | 名称 | 英文名 | 主要功能 |
---|---|---|---|
7 | 应用层 | Application Layer | 用户直接使用的程序(如浏览器、微信) |
6 | 表示层 | Presentation Layer | 数据格式转换、加密解密 |
5 | 会话层 | Session Layer |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4 | 传输层 | Transport Layer | 端到端通信(如TCP、UDP) |
3 | 网络层 | Network Layer | 地址定位、路由选择(如IP) |
2 | 数据链路层 | Data Link Layer | 物理地址识别、差错控制(如MAC地址) |
1 | 物理层 | Physical Layer | 比特流传输(如光纤、电缆) |
记忆口诀:“所有人士不拿数据发票” (应、表、会、传、网、数、物)
TCP/IP四层模型(实际应用模型)
TCP/IP是目前互联网实际使用的标准模型,更贴近真实世界的网络通信。
层次 | 名称 | 对应OSI层 | 主要协议 |
---|---|---|---|
4 | 应用层 | 应用测+表示层+会话层 | HTTP、HTTPS、FTP、SMTP、DNS |
3 | 传输层 | 传输层 | TCP、UDP |
2 | 网络层 | 网络层 | IP、ICMP、ARP |
1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Ethernet、Wi-Fi、MAC 地址 |
TCP/IP是目前主流模型,一般都基于此模型来分析
3.数据传输(封装与解封装)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会经历“封装——>传输——>解封装”的过程
封装
当数据从上层往下传递时,每层都会添加自己的头部信息(Header),这个过程叫封装。
例如:在浏览器中访问百度页面
[用户输入网址]——>[HTTP请求]——>[加上TCP头]——>[加上以太网头]
解封装
当数据到达服务器后,会从下网上逐层去掉头部信息,还原原始数据。
[以太网头去掉]——>[IP头去掉]——>[TCP头去掉]——>[HTTP请求被提取出来]
类比
就像寄快递一样,你要给朋友寄一本书
-
先包一层纸(应用层)
-
在套个盒子(传输层)
-
加上物流单号(网络层)
-
最后装进快递袋(数据链路层)
-
到达对象手里后,一层层拆开
4.各层功能详解
层级 | 名称 | 功能 | 常见协议/技术 | 实际工作用途 |
---|---|---|---|---|
4 | 应用层 | 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 HTTP、HTTPS、FTP、SMTP、DNS | 浏览网页、发邮件、域名解析 |
3 | 传输层 | 端到端通信(进程到进程) | TCP、UDP | 控制可靠传输 vs 快速传输 |
2 | 网络层 | 地址定位、路由选择 | IP、ICMP、ARP | 根据 IP 寻址,找到目标主机 |
1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帧传输、物理连接 | MAC 地址、Ethernet、Wi-Fi | 在局域网内传输数据帧 |
举个例子
你用微信发消息给朋友
-
微信作为应用层生成消息
-
传输层使用 TCP 或 UDP 包裹消息
-
网络层加上 IP 地址,告诉网络怎么走
-
网络接口层将数据转为可以在局域网上传输的帧格式
5.常用命令
命令 | 平台 | 作用 |
---|---|---|
ping www.baidu.com | Windows / Linux | 测试网络连通性 |
tracert www.baidu.com (Windows) traceroute www.baidu.com (Linux/Mac) | Windows / Linux | 查看数据包经过的路由路径 |
ipconfig (Windows) ifconfig / ip addr (Linux) | Windows / Linux | 查看本机 IP 地址 |
nslookup www.baidu.com | Windows / Linux | 查看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 |
arp -a | Windows / Linux | 查看本地 ARP 缓存表 |
计算机网络 = 客户端 + 服务器 + 网络设备 + 协议规范 TCP/IP 四层模型是理解网络通信的核心框架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经历了层层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