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 AI在推特上推出文本转视频功能;印度网民对提示功能疯狂追捧
更多AI内容席卷X(原推特)平台
Perplexity AI用户正疯狂使用该功能,将平台上一位广受关注的网红静态头像转换为视频,画面中该网红大嚼印度奶茶、萨摩萨饼、印度脆球、玛莎拉薄饼、桑巴酱等各种美食。这家AI公司在个人主页宣布该功能后,立刻引发推特用户的狂欢。生成的视频还自带音效。
但X平台的文本转视频工具并非接受所有指令。有用户要求生成"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在白宫向特朗普乞讨食物"的视频,AI直接拒绝且未说明原因。同样被拒绝的还包括"制作现代印度妈妈给孩子分发ABCD字母饼干"的指令。不过在另一些古怪要求下,AI生成了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穿着泳裤边跑边喊"快去X平台关注Greg"的视频。用户还能用该工具让静态图片动起来。
Perplexity AI由Andy Konwinski、Johnny Ho、Denis Yarats和印度理工马德拉斯分校校友Aravind Sirinivas于2022年联合创立,曾被称作"谷歌搜索杀手"。公司CEO Aravind Srinivas曾在谷歌DeepMind、OpenAI和谷歌大脑等竞争对手任职。目前拥有约700名员工,估值达140亿美元,获得贝索斯、英伟达等投资方支持。
2024年6月,《福布斯》指控其剽窃原创内容未标注来源引发争议;同年10月《纽约邮报》也因类似问题向其发出禁止令。6月份《连线》杂志调查还发现该公司无视网站robots.txt协议违规抓取数据。
另请参阅:三星弃用Gemini?Perplexity AI或接管Galaxy S26
另请参阅:Perplexity AI暗讽WhatsApp版ChatGPT图像生成功能:“无意冒犯但…”
另请参阅:"Perplexity AI将死?"谷歌新AI概览功能引爆网络 联合创始人幽默回应
封面图片来源:Patrick Gawande / Mashable India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数据恢复失败后,受损黑匣子将送往美国,印度实验室耗资9000万卢比
世界第四大民主国家。AI171航班事故记录
印度政府决定将失事的印度航空AI171航班黑匣子送往美国检测。该飞行记录仪因空难严重损毁,导致机上242人中仅1人生还。
数字飞行数据记录仪(FDR)和驾驶舱语音记录仪(CVR)曾被送至新德里AAIB(飞机事故调查局)新落成的尖端实验室。这座耗资9000万卢比的实验室在其首项任务中遭遇惨败。
该实验室由联邦民航部长拉姆·莫汉·奈杜于四月揭幕,并得到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据报告,AAIB专家尝试提取数据,但因设备损毁严重而失败。
波音787-9梦幻客机的黑匣子将被空运至美国,由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检测。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也将参与调查,因航班上有53名英国公民遇难。
这种高敏黑匣子安装在机尾,设计可承受3400g冲击力和1000摄氏度高温。
相关阅读:印度航空取消13趟国际航班后,DGCA为波音787机队开绿灯,网友仍忧心忡忡
相关阅读:两起空难,同一座位:11A座位的神秘生还规律引发热议
民众对新建实验室无法解析黑匣子纷纷表示失望。有网友嘲讽:"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竟无法自主分析黑匣子?"另一用户评论:“真是了不起的发展。”
相关阅读:艾哈迈达巴德空难哀悼潮中,网友呼吁桑达尔·皮查伊兼任印度航空CEO
相关阅读:坠毁航班飞行员最后承诺"辞工照顾您"让全网心碎
封面:帕特里克·加万德/Mashable印度
欧空局与欧盟强调良好关系 推进成像星座建设
巴黎——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委员会表示,随着他们启动一项新的卫星计划,双方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尽管一些成员对该计划提出了疑问。
6月18日巴黎航展期间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欧空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和欧盟国防与空间事务专员安德鲁斯·库比利乌斯强调,他们正在密切合作推进这项能提供高时空分辨率影像的卫星计划。"我认为当前的关系堪称完美,"库比利乌斯评价欧空局与欧盟委员会的关系时说,“我们正紧密协作,向所有成员国证明这项联合开发计划的重要性。”
"合作极为稳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紧密的,"阿施巴赫补充道。他指出双方长期成功合作的先例,包括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和哥白尼对地观测卫星项目。尽管过去存在职权划分的摩擦,但他认为:“其实并不复杂。欧盟负责政策制定,欧空局提供技术专长,这种互补关系易于落实。”
当前合作重点聚焦安全领域的"欧洲天基韧性"(ERS)卫星计划。6月12日欧空局部长级会议后公布的"授权决议"显示,成员国已批准启动计划筹备工作。欧空局拟在11月底的部长级会议上申请10亿欧元首期资金,建立由雷达和光学卫星组成的星座,实现30分钟重访周期的高分辨观测。后续阶段资金将由欧盟在2028年开始的下个七年预算框架中申请。
库比利乌斯强调必须加快实施ERS(欧盟称为"政府对地观测服务"),他举例某中国系统将实现6分钟重访能力,而欧洲目前仅能达到每日一次观测。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苏切特虽赞同计划理念,但呼吁增加"零阶段"需求论证环节,而非直接投入巨资组网。
库比利乌斯承认部分国家对影像使用存在顾虑,但未具体说明解决方案。他特别指出乌克兰战争中卫星影像的关键作用,表示将寻求整合欧洲商业和政府卫星资源的快速实施方案:“对我们而言,速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