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拥塞控制机制是TCP协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用于防止网络出现拥塞,保证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
拥塞控制的基本概念
- 拥塞:在计算机网络中,拥塞是指当网络中存在过多的分组时,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如延迟增加、吞吐量降低,甚至导致分组丢失。
- 拥塞控制目的:TCP拥塞控制通过调节发送方的发送速率,让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维持在合理范围,避免网络过载,确保网络的高效与稳定。
拥塞控制的主要算法和阶段
慢开始(Slow Start)
- 原理:TCP连接建立之初,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用于限制发送方在未收到确认时可发送的数据量)初始值通常较小,一般为1个最大报文段长度(MSS)。每收到一个ACK(确认应答),拥塞窗口就增加1个MSS。这使得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呈指数级增长。
- 示例:假设初始拥塞窗口为1个MSS,发送方发送1个MSS的数据后收到ACK,拥塞窗口变为2个MSS,接着可发送2个MSS的数据,收到对应ACK后,拥塞窗口变为4个MSS,以此类推。
- 作用:快速探测网络的可用带宽,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迅速导致网络拥塞。
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
- 原理:为避免拥塞窗口增长过快引发网络拥塞,当拥塞窗口增长到慢开始门限(ssthresh)时,慢开始阶段结束,进入拥塞避免阶段。在该阶段,每收到一个ACK,拥塞窗口只增加1/cwnd个MSS,即拥塞窗口线性增长。
- 示例:若当前拥塞窗口为16个MSS,阈值为16个MSS,进入拥塞避免阶段后,每收到一个ACK,拥塞窗口增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