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Hystrix用到了AOP、动态代理、观察者模式、命令模式等几个技术和方案
首先来说说动态代理的实现
1、动态代理
a、新建一个被@HystrixCommand注解的服务类

b、新建一个Controller用来接收前端Request请求

上图中 HelloService利用spring的注解来生成实例
c、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port}/ribbon/test这个路径的请求,当请求进来是dubug看helloService实例对象

可以看到生成的helloService对象实际上是CGLIB这个动态代理类的对象,也就是说spring在生成bean的时候,当类的方法有被@HystrixCommand注释的时候,就会用动态代理的方式生成实际的bean对象
2、AOP
继续debug进去会发现helloService.helloService()方法会进到一个com.netflix.hystrix.contrib.javanica.aop.aspectj.HystrixCommandAspect这个类methodsAnnotatedWithHystrixCommand()方法中去。看一下这个类的具体内容

可以看到这个类实际上是一个Aspect,也就是一个AOP类。看看上面的@Pointcut切入点,有两个,分别是@annotation(com.netflix.hystrix.contrib.javanica.annotation.HystrixCommand和@annotation(com.netflix.hystrix.contrib.javanica.annotation.HystrixCollapser,也就是说当服务类上面有被@HystrixCommand或者@HystrixCollapser这两个注解注释的方法,那么这个拦截器就会生效
3、命令模式
再进到上面的HystrixCommandAspect.methodsAnnotatedWithHystrixCommand()方法中去看

上面红线框住的地方就是在生成一个Invoker实例。在命令模式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核心内容:Receiver(命令接收者)、Command(命令)、Invoker(命令触发器)、Client(客户端)。其中红框中1中的invokable就是Command,2中的CommandExecutor就是Invoker。而1中的HystrixCommandFactory这个工厂类我们可以认为就是Client,也就是说Client是用来组装Command和Receiver的,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invokable这命令里面的Receiver到底是什么样的

可以看到两个红框分别对应着commandAction和fallbackAction,而这两个action的method方法不久正好是我们前面的HelloService这个类的两个方法吗,而HelloService不就是我们这个reqeust请求的接收者吗。
4、观察者模式
接着debug看看CommandExecutor.execute(invokable, executionType, metaHolder)这个方法会执行到哪儿去
a、首先会进到这个com.netflix.hystrix.HystrixCommand的如下方法

可以看到这个类的queue()这个方法里面有一个this.toObservable().toBlocking().toFuture()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看起来有点眼熟,是不是和RxJava的接口很像?
b、我们进到它的toObservable()这个方法里面去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是它的返回结果的地方,Observable.defer()这个方法来生成一个Observable这个类对象,这个方法正好就是RxJava中用来生成Observable对象的方法之一
好了,以上只是我一个简单的介绍,中间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由于个人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中间肯定会有一些用词错误。
本文探讨了Hystrix如何运用AOP、动态代理、命令模式及观察者模式实现服务调用的隔离与容错处理。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动态代理生成bean的过程,AOP拦截器的作用,命令模式的组件及其工作流程,以及观察者模式在异步调用中的应用。
40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