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指针之后,使用free或者delete释放了内存之后,立即将指针设置为NULL,防止产生野指针。
原因分析如下:
别看free和delete的名字恶狠狠的(尤其是delete),它们只是把指针所指的内存给释放掉了,但并没有把指针本身干掉。
用VS调试器查看,可以发现指针p被free或者delete p;以后其地址仍然不变(非NULL),只是该地址对应的内存是垃圾,p成了“野指针”。如果此时不把p设置为NULL,会让人误以为p是个合法的指针。如果程序比较长,我们有时记不住p所指的内存是否已经被释放,在继续使用p之前,通常会用语句if( NULL != p)进行防错处理。遗憾的是,此时if语句起不到防错作用,因为即便p不是NULL指针,它也不指向合法的内存块。
注意执行完strcpy之后,再观察指针所指向的内容变化:
注意删除指针时候,报错,如下:
原因如下:
char *p = new char[5];
strcpy(p,"12345"); //如果上面的5改成6就可以了,只给指针分配了5个空间,但是却给其拷贝了6个字符,为什么是6个字符呢,因为字符串"12345"实际是"12345\0",这样在删除指针的时候就报错了。正确的如下:
注意删除p指针后,即执行完delete p;之后p的值的变化(值没变)以及所指向的内容的变化(变成了不可预知的乱七八糟的数据)。如下:
执行完 p = NULL 之后,仔细观察p的值,变成了不指向任何地址0x00000000,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