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时代,Podman凭什么“叫板”Docker?

目录

一、云原生浪潮下的新宠儿

二、Podman 初相识

三、与 Docker 的爱恨情仇

3.1 相似的 “外表”

3.2 不同的 “内核”

四、深入 Podman 的优势世界

4.1 安全性大升级

4.2 轻量高效新体验

五、实操指南:Podman 安装与使用

5.1 安装 Podman

5.1.1 CentOS 系统

5.1.2 Ubuntu 系统

5.2 基本命令与使用示例

5.2.1 运行容器

5.2.2 列出容器

5.2.3 停止容器

5.2.4 启动已停止的容器

5.2.5 进入正在运行的容器

5.2.6 拉取镜像

5.2.7 列出本地镜像

5.2.8 删除镜像

六、未来展望:Podman 的潜力与挑战

6.1 发展潜力无限

6.2 挑战依然存在

七、总结:Podman,容器世界的新力量


一、云原生浪潮下的新宠儿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它正以迅猛之势重塑着软件开发、部署与运维的格局,成为众多企业实现高效创新、敏捷交付和成本优化的关键驱动力。

        云原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来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它倡导利用容器化、微服务、声明式 API 和持续交付等先进技术,让应用程序能够充分发挥云计算的弹性、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等特性。在云原生的世界里,应用不再是一个庞大而笨重的单体,而是被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微服务,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它们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一个灵活、高效的应用生态系统。

        而容器技术,则是云原生架构的基石。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 “魔盒”,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的库、工具和配置文件等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可移植的运行环境。无论在开发环境、测试环境还是生产环境,容器都能确保应用程序以相同的方式运行,彻底解决了 “在我的机器上能跑,在其他地方就不行” 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环境一致性。

        在容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中,Docker 曾经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它以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广大开发者的青睐,成为容器化领域的事实标准。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Docker 的一些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就在这时,Podman 作为一款新兴的容器技术,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悄然升起在云原生的天空,吸引了越来越多开发者的目光 。

二、Podman 初相识

        Podman,全称是 “Pod Manager”,正如其名,它与容器编排中的 Pod 概念紧密相关 。它是一个开源的容器运行时项目,是红帽公司为了解决传统容器工具的一些局限性而开发的。Podman 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无守护进程的容器引擎。与 Docker 不同,Docker 需要一个持续运行的后台守护进程(dockerd)来管理容器的创建、运行和销毁,而 Podman 不需要依赖这样的守护进程,每个容器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进程直接运行在主机上,这使得 Podman 在资源利用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功能上来说,Podman 可以在 Linux 系统上轻松地开发、管理和运行符合 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OCI)标准的容器和容器镜像。OCI 是一个致力于推动容器技术标准化的组织,它定义了容器运行时和容器镜像的规范,确保不同的容器工具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Podman 严格遵循 OCI 标准,这意味着它可以运行任何遵循该标准的容器,无论是使用 Docker 构建的,还是其他符合 OCI 规范的工具创建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位开发人员,你使用 Docker 构建了一个包含 Node.js 应用及其依赖的容器镜像。当你想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运行这个容器时,如果该环境安装了 Podman,你完全可以使用 Podman 来启动这个 Docker 构建的容器,而无需担心兼容性问题,因为它们都遵循 OCI 标准,就像不同品牌的 USB 设备都能插入电脑的 USB 接口一样,只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就能实现良好的交互。

三、与 Docker 的爱恨情仇

        在容器技术的江湖中,Docker 无疑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大侠,它率先在容器化领域开疆拓土,以其便捷的操作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吸引了无数开发者的追随,成为了容器技术的代名词。而 Podman 则像是一位后起之秀,虽然出道较晚,但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在容器江湖中崭露头角,与 Docker 形成了一种既竞争又互补的微妙关系。

3.1 相似的 “外表”

        对于熟悉 Docker 的用户来说,初次接触 Podman 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 Podman 在命令行操作上与 Docker 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启动容器时,Docker 使用 docker run 命令,而 Podman 则使用 podman run 命令,两者的参数和使用方式几乎如出一辙。假设我们要启动一个运行 Nginx 服务的容器,在 Docker 中,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docker run -d -p 80:80 --name my-nginx nginx

        同样地,在 Podman 中,命令如下:

podman run -d -p 80:80 --name my-nginx nginx

        可以看到,除了命令开头的 docker 和 podman 不同外,其他参数和功能完全一致,都是在后台(-d)运行容器,并将容器的 80 端口映射到主机的 80 端口(-p 80:80),同时给容器命名为 my-nginx,并指定使用 nginx 镜像。

        在镜像管理方面,两者也有相似的命令。比如,拉取镜像时,Docker 使用 docker pull,Podman 使用 podman pull;查看本地镜像列表,Docker 是 docker images,Podman 则是 podman images。这种命令行操作的相似性,使得熟悉 Docker 的用户能够快速上手 Podman,降低了学习成本,就像学会了骑自行车后,再去骑摩托车,虽然两者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操控原理是相通的,能够迅速适应 。

3.2 不同的 “内核”

        虽然 Podman 和 Docker 在表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深入探究其内核,就会发现它们有着诸多不同。

        从体系结构来看,Docker 采用的是客户端 - 服务器(C/S)架构 。其中,Docker 守护进程(dockerd)作为服务器端,负责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包括镜像的下载、容器的创建、启动、停止和销毁等操作;而 Docker 客户端(docker client)则是用户与守护进程交互的接口,用户通过在客户端执行各种 docker 命令,来向守护进程发送请求,实现对容器的管理。这种架构就像是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所有的容器管理任务都由守护进程统一调度,虽然便于集中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守护进程一旦出现故障,整个容器管理系统就会陷入瘫痪,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相比之下,Podman 采用的是无守护进程的架构 。它不需要依赖一个持续运行的后台守护进程来管理容器,每个容器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进程直接运行在主机上。用户通过直接执行 podman 命令,就可以与容器进行交互,实现对容器的各种操作。这种架构更加轻量级,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潜在的故障点,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好比一个分布式的团队,每个成员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不需要依赖一个中央指挥官来协调,当某个成员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正常运作。

        在运行方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大雨淅淅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