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歌的 “AI 答卷”:Bard 登场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然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从语音助手到图像识别,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医疗,AI 的身影无处不在,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OpenAI 的 ChatGPT 的横空出世,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 AI 热潮。这款强大的语言模型,以其出色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广泛的知识储备和令人惊叹的对话生成效果,迅速吸引了无数用户,成为了 AI 领域的标杆产品,也让人们对 AI 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想象。
面对 ChatGPT 带来的巨大挑战,科技巨头谷歌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作为在 AI 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海量数据资源的行业领导者,谷歌迅速做出回应,推出了自家的 AI 聊天机器人 ——Bard。这一举动,无疑是谷歌在 AI 赛道上的一次重要布局,旨在重新夺回 AI 领域的话语权,也标志着 AI 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精彩。
二、Bard 的诞生与进化之路
Bard 的发展历程,是一段充满创新与变革的技术进化之旅。它最初基于谷歌的 LaMDA(对话应用语言模型)系列开发,LaMDA 凭借其超过 1000 亿的参数,展现出了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为 Bard 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23 年 2 月 6 日,Bard 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谷歌满怀期待地将其作为应对 ChatGPT 的有力武器推出,希望借助 Bard 在 AI 聊天机器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Bard 的首次亮相并不顺利。在发布后的演示中,它在回答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问题时出现错误,这一失误让 Bard 遭受了诸多质疑和批评,也使得谷歌的股价大幅下跌,市值一夜之间蒸发约 1000 亿美元,给 Bard 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谷歌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积极投入到 Bard 的改进与升级工作中。在 2023 年 5 月 10 日举行的 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 PaLM 2,并宣布 Bard 全面转用该模型 。PaLM 2 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经过 100 种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