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调用函数时,编译器只需要看到函数的声明即可。
所以可以把函数的声明放在.h 文件中,实现在.cpp 的实现文件中; 使用函数的地方#include 函数的h 文件即可。故一般的风格是件类定义和函数声明放在头文件中,而普通函数和类成员函数的定义放在源文件中。
对于模板则不同,要进行实例化,编译器必须能够访问模板定义的源代码。
为了在模板中也实现一般的声明定义分离,C++提供了两种模板的编译模型
1. 包含编译模型
在头文件中 使用#include 将源文件包含进来,这样编译器在编译时就可以看到模板的定义
所以编译器都支持这种编译模型
template.h 文件内容:
#pragma once
template<typename T>
int compare(const T& v1, const T& v2);
#include "template.cpp"
template.cpp 文件内容:
#pragma once
#include "stdafx.h"
template<typename T> int compare(const T& v1, const T& v2)
{
if (v1 < v2) return 1;
else if (v1 == v2) return 0;
else return -1;
}
#include"template.h"
//test code
int main()
{
std::cout << compare(3, 4) << std::endl;
return 0;
}
2. 分离编译模型
声明和定义分离, 定义中使用export 关键词
#pragma once
#include "stdafx.h"
export template<typename T> int compare(const T& v1, const T& v2)
{
if (v1 < v2) return 1;
else if (v1 == v2) return 0;
else return -1;
}
部分编译器支持export 关键词, 悲剧的是目前使用的VS2015 不支持export
gcc 也不支持export
目前知道的Intel parallel studio 最新版是支持的
3. 包含编译模型的最佳实践
模板的包含模型可以有多种实践方式:
1. 模板声明在.h 文件,实现在.ccp 文件 ; .h 文件中最后加入一行#include 将cpp 文件包含进来,使用模板时,#include .h 文件即可
2. 模板声明在.h 文件中,实现在.cpp 文件中, 使用模板时,#include 模板的.cpp 文件
3. 模板的声明和实现都放在.h 文件中,使用模板时,#include 模板的.h 文件
目前看来,比较好的实践是将模板的声明和实现都放在.h 文件中,使用模板时#include .h 文件
前两种方式因为存在cpp 文件,会多编译出一个obj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