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XX:NewRatio=4 -XX:SurvivorRatio=4 -XX:MaxPermSize=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
-Xms3550m:设置JVM初始内存为3550m。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默认是物理内存的1/64。
-Xmx3550m:设置JVM最大可用内存为3550M。 java heap最大值。建议均设为物理内存的一半。不可超过物理内存。
-Xmn2g:设置年轻代大小为2G。整个堆大小=年轻代大小 + 年老代大小 + 持久代大小。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所以增大年轻代后,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
-Xss128k: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JDK5.0以后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1M,以前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256K。更具应用的线程所需内存大小进行调整。在相同物理内存下,减小这个值能生成更多的线程。但是操作系统对一个进程内的线程数还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生成,经验值在3000~5000左右。
每个线程的Stack大小,“-Xss 15120” 这使得JBoss每增加一个线程(thread)就会立即消耗15M内存,而最佳值应该是128K,默认值好像是512k.
-XX:NewRatio=4:设置年轻代(包括Eden和两个Survivor区)与年老代的比值(除去持久代)。设置为4,则年轻代与年老代所占比值为1:4,年轻代占整个堆栈的1/5
-XX:SurvivorRatio=4: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设置为4,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4,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6
-XX:MaxPermSize=16m:设置持久代大小为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设置垃圾最大年龄。如果设置为0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Survivor区,直接进入年老代。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将此值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Survivor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再年轻代的存活时间,增加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论。
注:每经过一次GC,没有被回收的对象generation+1
GC,也就是Garbage collection,既清除Heap里不再使用的对象。Heap保存了Java运行期的所有对象,数组。GC可以动态释放Heap中不再使用的空间。为了清除这些对象,GC必须调用这些对象的Finalizer。另为GC还可以合并Heap中的空间碎片。Heap空间碎片是由于不断分配和释放造成的。如果不合并这些碎片,即使有足够的空间,由于没有足够大的连续空间而不得不扩大Heap空间,扩大空间会降低运行性能。
扩展:
young generation:
生命周期很短的对象,归为young generation。由于生命周期很短,这部分对象在gc的时候,很大部分的对象已经成为非活动对象。因此针对young generation的对象,采用copy算法,只需要将少量的存活下来的对象copy到to space。存活的对象数量越少,那么copy算法的效率越高。
young generation的gc称为minor gc。经过数次minor gc,依旧存活的对象,将被移出young generation,移到tenured generation;
young generation分为:
eden:每当对象创建的时候,总是被分配在这个区域
survivor1:copy算法中的from space
survivor2:copy算法中的to sapce (备注:其中survivor1和survivor2的身份在每次minor gc后被互换)
minor gc的时候,会把eden+survivor1(2)的对象copy到survivor2(1)去。
tenured generation:
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归入到tenured generation。一般是经过多次minor gc,还 依旧存活的对象,将移入到tenured generation。(当然,在minor gc中如果存活的对象的超过survivor的容量,放不下的对象会直接移入到tenured generation) tenured generation的gc称为major gc,就是通常说的full 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