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一职责原则(srp);每一个对象或者类只有一个职责。高内聚、底耦合。
2、开闭原则(ocp);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使用性,灵活性,扩展性,稳定性延续性,重复、维护
3、里氏替换原则(lsp);在继承体系中利用抽象和多态静态改为动态。,也就是说任何父类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用他的子类来替换,不影响功能。
4、接口隔离原则(dip);将功能拆分开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5、迪米特原则(isp);一个对象尽可能去了结其他对象。是各个类尽量不直接通信,降低耦合。
6、依赖倒置原则(lop);高层模块依赖底层模块,(把高层模块、底层模块都设置成依赖接口)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7、组合/聚合原则(carp);是系统有更好的灵活性,先使用组合,后使用继承。
设计模式:(23种)
创建型模式:(如何创建对象以及何时创建对象)
1、工厂方法模式 2、抽象工厂模式 3、 建造模式 4、单例模式 5、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对象如何组织以及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更合理)
1、适配器模式 2、 合成模式 3、装饰模式 4、代理模式 5、亨元模式 6、门面模式 7、桥梁模式
行为型模式:(规定了各个对象应该具备的职责以及对象间的通信模式)
1、策略模式 2、模板模式 3、观察者模式 4、迭代子模式 5、责任链模式 6、命令模式 7、备忘录模式 8、状态模式 9、访问者模式 10、解释器模式 11、调停者模式
框架:
1、SSH Hibernate +spring+ struts2
2、SSH Mybites +spring+ struts2
3、SSH springMVC+Mybites
4、公司自己写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