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先难后易。
——托马斯·富勒(Thomas Fuller)
去中心化技术——区块链——将塑造一个去中心化世界。
区块链的终极应用不仅仅是变革企业结构和代替现有中介,而且为建立更加去中心化的世界创造了一种可能。
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无政府状态或纵容违法,而是意味着每个用户将会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更大的自由。众多参与者、受益者和领导者将在一起和谐地工作。它既不是共产主义,也不是网络朋克小说。通过建立新的生产与价值创造方式,去中心化推动资本主义的繁荣。
区块链必然会使价值发生移动。更进一步,多个区块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交易,将导致前所未有的复合式网络效应。这类似于一个巨大的开放的分布式服务系统,惠及所有人。
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的观点更加实际,他认为,去中心化的经济或社会体系更有效率,而且与社会中信息的分散化本质更加吻合。[1]
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将会如何?
去中心化、分散服务与分散控制,曾是人们对互联网的愿景。在互联网出现之初的1994年,在凯文·凯利的《失控》中,有三个重要的评论:
网络化是21世纪的象征。
网络没有中心——它只是一堆点连着另一堆点。
一个分散的、存在冗余的体系,可以在不损失其功能的前提下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更具适应能力。
万维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一个名叫万维网(Web We Want)[2]的倡议,用以唤起人们对互联网的初衷:
开放是互联网存在的基础,但审查、监视、权利集聚等对这一基础的威胁越来越多,我们非常担心。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分享信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互联网促进了经济和知识的进步。也正是由于互联网,新的商业得以发展,政府透明度得以提高,正义得以捍卫。对于相信去中心化互联网将引领未来的人们来说,凯文·凯利和万维网的观点深入人心。
而目前互联网的状况令人堪忧,万维网观察到:
为了获利,大量程序自动访问垃圾博客和网站上的广告。高质量的网站也是如此,被过载了大量广告和跟踪器,以至于使用广告拦截器才是上网的唯一安全方式。每一次点击都充斥着监测和金钱的味道,我们被迫浏览了大量重复内容。
如果互网络成为公共品,其命运又当如何?
区块链象征着权力由中心向边缘的移动。这曾是互联网出现之出人们对它的期盼,而此次互联网的再去中心化将使之成为现实。
有观点认为,社会被垄断控制型的中央集权机构束缚住了。另一些观点则认为,中心与边缘之间,更加平衡的管理体系会更加民主与和谐。区块链支持后者,并促使它发展。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从互联网转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政策制定者的自然反应是由监管不足转向监管过度。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监管机构联合起来,使场外衍生品市场更加集中,而对单一风险点的监管却有所放松。
《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3]中的强制中央交易对手清算条款是一条并不明智的政策,它事与愿违地放大系统性风险。因此,中央对手方清算所成为新的“大而不能倒”的机构。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风险并未如此这般集中。
2012年,纽约时报刊发《反脆弱》和《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的文章“稳定救不了我们”,文中指出,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问题在萌芽之时便可解决。[4]
不仅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中心化导致的瓶颈,为了降低风险,监管机构不断地将权力集中,结果却适得其反。
来源:我是码农,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54manong.com/?id=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