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1:http://baike.baidu.com/view/2406693.htm
出处2:http://jesserei.blog.163.com/blog/static/121411689200983081421390/
另外APUE的P619有解释!
通常 Linux 下的各种命令都有许多的命令行参数可以选择,比如:
gcc -g -lm foo.c -o foo
getopt()就是用来分析命令行参数的函数。
在继续讨论getopt 之前,先要明确两个概念:选项(option) 和 选项参数(argument)。
在上面的例子中,-g 中的 g,-o 中的 o 还有 -lm 中的 l 就是选项,而 -lm 中的 m 就是 l 的选项参数,-o foo 中的 foo 就是 o 的选项参数。
因此,我们知道了选项有两种,一种是带选项参数的,另一中是不带选项参数的。下面我们就可以继续讨论 getopt() 了。
getopt(分析命令行参数)
函数说明 getopt()用来分析命令行参数。
参数argc和argv是由main()传递的参数个数和内容。
参数 optstring为选项字符串, 告知 getopt()可以处理哪个选项以及哪个选项需要参数,如果选项字符串里的字母后接着冒号“:”,则表示还有相关的参数,全域变量optarg 即会指向此额外参数。如果在处理期间遇到了不符合optstring指定的其他选项getopt()将显示一个错误消息,并将全域变量optarg设为“?”字符,如果不希望getopt()印出错信息,则只要将全域变量opterr设为0即可。
getopt() 所设置的全局变量包括:
optarg——指向当前选项参数(如果有)的指针。
optind——再次调用 getopt() 时的下一个 argv 指针的索引。
optopt——最后一个已知选项。
补充说明下optstring中的指定的内容的意义(例如getopt(argc, argv, "ab:c:de::"); 1.单个字符,表示选项,(如上例中的abcde各为一个选项) 2.单个字符后接一个冒号:表示该选项后必须跟一个参数。参数紧跟在选项后或者以空格隔开。该参数的指针赋给optarg。(如上例中的b:c:)
3 单个字符后跟两个冒号,表示该选项后必须跟一个参数。参数必须紧跟在选项后不能以空格隔开。该参数的指针赋给optarg。(如上例中的e::)
范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ch; opterr = 0; while((ch = getopt(argc,argv,”a:bcde”))!= -1) switch(ch) { case ‘a’: printf(“option a:’%s’\n”,optarg); break; case ‘b’: printf(“option b :b\n”); break; default: printf(“other option :%c\n”,ch); } printf(“optopt +%c\n”,optopt);}
执行 $./getopt –b option b:b 执行 $./getopt –c other option:c 执行 $./getopt –a other option :? 执行 $./getopt –a12345 option a:’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