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模式

本文介绍在ASP.NET MVC项目中使用Repository模式的具体实践,包括定义通用接口、实现泛型仓储类及针对特定实体的扩展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近来发现很多ASP.NET MVC的例子中都使用了Repository模式,比如Oxite,ScottGu最近发布的免费的ASP.NET MVC教程都使用了该模式。就简单看了下。

在《企业架构模式》中,译者将Repository翻译为资源库。给出如下说明:
通 过用来访问领域对象的一个类似集合的接口,在领域与数据映射层之间进行协调。

在《领域驱动设计:软件核心复杂性应对之 道》中,译者将Repository翻译为仓储,给出如下说明:
一种用来封装存储,读取和查找行为的机制,它模拟了一个对象集 合。

使用该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将领域模型从客户代码和数据映射层之间解耦出来。

我们来看下在 LinqToSql中如何应用该模式。
1. 我们将对实体的公共操作部分,提取为IRepository接口,比如常见的增加,删除等方法。如下代码:

interface 
IRepository
<T> where 
T : class
{
IEnumerable <T> FindAll(Func <T, bool > exp);
void Add(T entity);
void Delete(T entity);
void Save();
}

2.下面我们实现一个泛型的类来具体实现上面的接口的方法。

public class 
Repository
<T> : IRepository<T> where 
T : class
{
public DataContext context;
public Repository(DataContext context)
{
this .context = context;
}
public IEnumerable <T> FindAll(Func <T, bool > exp)
{
return context.GetTable<T>().Where(exp);
}
public void Add(T entity)
{
context.GetTable<T>().InsertOnSubmit(entity);
}
public void Delete(T entity)
{
context.GetTable<T>().DeleteOnSubmit(entity);
}
public void Save()
{
context.SubmitChanges();
}
}

3.上面我们实现是每个实体公共的操作,但是实际中每个实体都有符合自己业务的逻辑。我们单独定义另外一个接口,例如:

interface 
IBookRepository 
: IRepository<Book>
{
IList <Book> GetAllByBookId(int id);
}

4.最后该实体的Repository类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BookRepository 
: Repository<Book>, IBookRepository
{
public BookRepository(DataContext dc)
: base (dc)
{ }
public IList <Book> GetAllByBookId(int id)
{
var listbook = from c in context.GetTable<Book>()
where c.BookId == id
select c;
return listbook.ToList();
}
}

上面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最基本使用框架。

作者: 生鱼片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 权利。
<think>嗯,用户想详细了解Repository模式,包括它的定义、使用方法和在软件架构中的应用。首先,我需要回顾之前提供的引用内容,确保回答准确。根据引用2、4、5,Repository模式是位于领域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中间层,像一个集合接口,封装了数据访问逻辑,让领域层不直接依赖数据层。这样更换ORM或数据库时,业务逻辑不受影响,测试也更方便,可以用Mock对象替代。 用户可能对Repository和传统的DAL/ORM的区别有疑问,比如引用2提到,Repository更像一个集合接口,而DAL可能更直接操作数据库。需要解释清楚两者的不同,以及为什么Repository能解耦领域层和数据层。此外,用户可能想知道实际应用中的结构,比如项目中的目录划分,引用3提到Service层处理复杂业务逻辑,而Repository处理单一的数据操作,比如保存用户前,Service进行是否存在检查,再调用Repository保存。 还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可能是在设计架构时需要引入Repository模式,或者想优化现有结构,提高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用户可能对如何实现Repository模式的具体代码示例感兴趣,比如在.NET Core中的使用,引用3和5提到的例子。同时,要提到优缺点,比如优点解耦、易测试,缺点可能增加代码量,适合复杂项目。 另外,要生成相关问题,比如与DAO模式的区别、在DDD中的作用、单元测试中的应用,以及是否适合小型项目。这些问题可以帮助用户更深入理解适用场景和实际应用。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解释,包含定义、作用、结构、示例、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并正确引用提供的资料。避免使用技术术语过多,用中文通俗解释,让用户容易理解。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关键点,比如持久化的广义和狭义理解,引用5提到的,可能不需要深入,但可以简要提及Repository处理持久化操作。</think>### Repository模式详解 #### 一、定义与核心思想 **Repository模式**是一种架构设计模式,用于在**领域层**与**数据访问层**之间构建抽象层。其核心是通过类似集合的接口(如`Add()`, `GetById()`, `Find()`)封装数据持久化逻辑,使领域层无需直接依赖底层数据库或ORM框架[^2][^4]。 #### 二、核心作用 1. **解耦领域层与数据层** 领域层通过Repository接口操作数据,无需关心具体实现(如SQL、NoSQL或内存存储)[^2][^5]。 2. **提升可测试性** 单元测试时可用Mock对象替代真实数据库,加速测试过程[^2][^5]。 3. **简化数据访问逻辑** 集中管理查询、事务和持久化操作,避免业务代码中混杂SQL语句[^4][^5]。 #### 三、典型结构 ``` 领域层 → Repository接口 ← 数据访问层实现 ↑ Service层(复杂业务逻辑) ``` - **Repository接口**:定义数据操作方法(如`GetUserById`)。 - **数据访问层实现**:通过EF Core、Dapper等ORM实现接口。 - **Service层**:处理业务规则(如校验用户是否存在),再调用Repository[^3][^5]。 #### 四、代码示例(C#) ```csharp // 1. 定义领域模型 public class User { public int 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 // 2. Repository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UserRepository { User GetById(int id); void Add(User user); } // 3. 实现类(使用EF Core) public class UserRepository : IUserRepository { private readonly AppDbContext _context; public UserRepository(AppDbContext context) => _context = context; public User GetById(int id) => _context.Users.FirstOrDefault(u => u.Id == id); public void Add(User user) => _context.Users.Add(user); } // 4. Service层调用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readonly IUserRepository _repository; public UserService(IUserRepository repo) => _repository = repo; public void CreateUser(string name) { if (_repository.GetByName(name) != null) throw new Exception("用户已存在"); _repository.Add(new User { Name = name }); } } ``` #### 五、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缺点 | |------|------| | 领域层与数据层解耦[^2] | 增加代码复杂度(适合中大型项目) | | 便于更换ORM或数据库[^5] | 需要维护接口与实现的一致性 | | 提升单元测试效率[^2] | 对简单CRUD项目可能过度设计 | #### 六、适用场景 1. 领域驱动设计(DDD)项目 2. 需要支持多数据库(如同时使用MySQL和Redis) 3. 高测试覆盖率要求的系统 4. 长期演进的中大型应用[^5]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