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微软通过Hololens及其配套工具Actiongram和SpectatorView,推动混合现实技术在娱乐领域的应用,实现了从故事创作到分享的一体化流程。

[] http://36kr.com/p/5064349.html?ktm_source=feed


A new medium for storylling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编者按:本文由魔多(微信号:moduovr,官网:www.moduovr.com)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对于微软 Hololens 的认知很多人一直停留在商用领域,之前魔多君也写了它在工业、建筑业方面的前景,可谓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工具!

但一款产品要渗透到消费者层面,没有娱乐属性是无法扩大其影响力的。

比如 Oculus,兢兢业业的搞 Rift 独占平台,扶持优质开发者,为了造就一款能让 VR 真正火起来的杀手级游戏。可惜,到现在精品寥寥。

反而是 Oculus Story Studio 一直在影视方面探索,制作出了《Dear Angelica》这样惊艳的电影让消费者对 VR 有了更深的期待。

微软亦是如此。Hololens 3000美金的高价将普通人拒之门外,于是巨硬大厂想了很多法子要把全息技术变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使用场景。

像这样,观众一看就觉得好酷!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当然,全息传送的概念也印证了第一代产品必然是“好看而无用”的,但是前景在那里放着。

魔多君今天要说的不是概念,而是已经可以用 HoloLens 实现的场景。

微软开发了两个工具,一个是 Actiongram,让业余爱好者自己拍科幻大片;另一个是 Spectator View,让没有戴 Hololens 的观众也能看到混合现实的效果。

Actiongram 大家并不陌生,早在去年就推出了。

Actiongram官方宣传视频,带中文字幕

微软是这样介绍它的:用 Actiongram 来讲故事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开发团队只有 5 个人,花了 6 个月就做出了这款应用。

如今,借助 Actiongram 已经出产了 3 部混合现实大片。

1、Hello Kitty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卡哇伊内!

情人节,微软也浪漫了一回,将 Hello Kitty 这个流行的标志性角色加入到 Actiongram 大家庭当中。包括 14 个 Hello Kitty 全息图、同一系列中的酷企鹅 BADBADTZ-MARU、青蛙 Keroppi 和布丁狗 Pom Pom Purin。

2、怪兽音乐会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怪兽音乐会(My singing Monsters)原本是一款音乐养成类游戏,影片中,游戏里的角色到了现实的家庭中,和成员们进行互动。

3、Sunset Overdrive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这部短片是美国 Bellpond Films 公司打造的,算是第一部用 Hololens 自拍自导自演的真人科幻电影。(其他影片都是加入原有知名角色没什么故事情节)

Sunset Overdrive拍摄视频

我们在拍摄现场第一次看到了 Hololens 和专业相机的合体,导演可以边拍边实时预览。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这里不得不提第二个工具 Spectator view,它可以说是普通人和混合现实无障碍沟通的桥梁。

微软前不久向公开了 Spectator view 的教程,依靠 MRC(Mixed Reality Capture,混合现实捕获)技术,可以将全息图可视化。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在特制支架上搭载佳能 5D 相机和 HoloLens——相机拍摄的场景通过 HDMI 线传入电脑,并与 HoloLens 中的虚拟影像同时被 Spectator view 处理。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本来观众要看到 Hololens 的演示基本上是前期录制的,而现在经过 Spectator View 实时处理后,就有了“观众模式”。

比如老师在讲台上用 HoloLens 授课,学生在台下就能直接看到混合现实画面显示在大屏幕上,如临现实般。最重要的是,任何地方的全息画面都能被捕捉,而不只是在特定追踪空间下的。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很多人都说这是将混合现实融入 Youtube 视频或社交网站上分享图片的第一步,是最具成本效益的 MR 演示解决方案。我们以后朋友圈分享的可能是 MR 小视频了,以往小说、电影和游戏里面的东西都变成了现实。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只用这2个工具,微软就拍出逼格如此高的混合现实电影 | 潮科技

但它不止观看和分享这么简单,它还是“A new medium for storylling”(故事叙述的新媒介)。

讲故事的媒介一直在发展,但要实现“身临其境”这个目标,只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个沉浸式媒体能做到。

它能让讲述者在没有好故事的情况下也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未来故事本身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已经不及我们当时的片刻感受那么重要。换句话说,用沉浸式媒体讲故事甚至都不再需要故事了。这可能就是 VR/AR 对传统媒介最大的颠覆!

BuzzFeed 的联合创始人John S. Johnson在《Immerse Me: How To Get Lost In A Story》一文中说道:“沉浸式媒体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术语,在不同人的脑中可能会引发不同的联想——有的人会想到游戏玩家戴在头上的显示器,有的人会想到《无眠》(Sleep No More)那样的互动式剧场体验。不论人们是如何体验沉浸式媒体的,是使用头戴式显示器,还是身处一个现实空间中,其目的都是一样的:让所有感官都沉浸其中,同时周围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人想起外面的世界。”

沉浸式媒体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怎样帮助我们理解失去自我这个最基本的人类需求。

虽然我们一直都知道,人类对故事的喜爱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需求,但实际上直到最近,科学家才真正认识了能解释这个需求的神经机制。

人们享受沉浸在故事里的那种感觉,或欢愉、或平淡无奇、或令人不快这些感觉并不重要,人们只是想迷失在故事中而已。回过头来想一想,你第一次接触到 Rift、Vive、Hololens 是不是也曾拥有这样的感受?

微软已经为世界开了混合现实创作的先河,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沉浸式媒体可能已经准备好要面世了。科技行业向沉浸式设备投下重金,白花花的银子表明他们所期待的远不止是小众市场的受众,而是 everybody。


<think>好的,用户现在问的是关于system.journal文件是否可以打开查看,是否需要使用特定工具。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对systemd日志系统的了解程度。之前他们询问过日志的存储位置和修改方法,现在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查看日志的问题。 首先,system.journal文件是二进制式,不能直接用文本编辑器查看,必须用工具,比如journalctl。这点需要明确告诉用户。然后,用户可能想知道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除了journalctl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接下来,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具体使用journalctl命令,比如基本查看、过滤、实时监控等。需要给出常用命令示例,方便他们实际操作。此外,用户可能有兴趣了解其他工具,比如转储成文本式后用grep处理,或者使用图形工具如KSystemLog、gnome-logs,这些虽然不常用,但可以提一下。 另外,用户可能遇到权限问题,需要说明如何以root用户或sudo执行命令。还要注意日志文件的位置,确认是否持久化存储,避免用户找不到文件的情况。最后,是否需要备份或导出日志,这也是用户可能需要的操作,可以简要提及。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避免技术术语过多,同时覆盖用户可能的需求,比如实时监控、按服务过滤、时间范围查看等。可能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是调试服务问题,需要快速定位日志信息,因此强调过滤和搜索功能的重要性。 总结:用户需要知道如何查看二进制日志文件,使用哪些工具,基本和级命令,以及注意事项。确保回答简洁明了,提供实用命令,帮助用户解决问题。</think>关于system.journal日志文件的查看方法及工具说明如下: ===== 一、文件特性 ===== 1. 文件类型: - system.journal是**二进制日志文件**(非纯文本式) - 包含结构化元数据(时间戳、服务单元、优先级等) 2. 直接查看限制: ```bash cat /var/log/journal/*/system.journal # 会显示乱码 vim /var/log/journal/*/system.journal # 无法正常解析 ``` ===== 二、专用查看工具 ===== 1. 核心工具:`journalctl`(systemd自带) ```bash # 基础查看(显示全部日志) journalctl --file /var/log/journal/*/system.journal # 过滤服务单元(示例:查看sshd服务日志) journalctl -u sshd.service # 实时监控(类似tail -f) journalctl -f # 时间范围筛选(最近2小时) journalctl --since "2 hours ago" ``` 2. 级过滤: ```bash # 按优先级(例:显示错误及以上级别) journalctl -p err # 按进程PID(显示指定进程的日志) journalctl _PID=1234 # 组合查询(时间+服务+优先级) journalctl -u nginx.service --since today -p warning ``` ===== 三、其他辅助工具 ===== 1. 转储为文本: ```bash journalctl --file system.journal > output.txt # 导出可读文本 ``` 2. 图形化工具: - **KSystemLog**(KDE桌面环境) - **gnome-logs**(GNOME桌面环境) - **Cockpit Web控制台**(网页版管理工具) ===== 四、注意事项 ===== 1. 权限要求: ```bash sudo journalctl # 普通用户需提权查看系统日志 ``` 2. 文件完整性: - 禁止直接修改journal文件(会导致校验失败) - 若文件损坏可尝试: ```bash sudo journalctl --verify ``` 3. 跨主机分析: ```bash # 复制日志到其他机器分析 scp /var/log/journal/*/system.journal user@remote:/path/ ssh user@remote "journalctl --file /path/system.journal" ``` ===== 典型应用场景 ===== 1. 快速定位服务故障: ```bash journalctl -u failed.service --boot -0 -p err --no-pager ``` 2. 追踪启动问题: ```bash journalctl -b -0 | grep "fail\|error\|warn" ``` 3. 关联日志分析: ```bash journalctl -o verbose # 显示完整元数据(包括_CAP_EFFECTIVE等安全上下文) ``` 建议始终通过`journalctl`工具操作,既保证数据完整性又支持结构化查询。若需人工分析原始二进制数据,可使用`strings`命令提取可读片段(但会丢失元数据): ```bash strings system.journal | grep "关键信息"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