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使用最大内存计算公式

本文详细解析MySQL服务在运行过程中的最大内存使用计算公式,涵盖关键参数如key_buffer_size、query_cache_size、tmp_table_size等,深入探讨各参数的作用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理论上mysql使用最大内存计算公式
key_buffer_size + query_cache_size + tmp_table_size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max_connections * (sort_buffer_size + read_buffer_size + read_rnd_buffer_size + join_buffer_size + thread_stack + binlog_cache_size)

 

key_buffer_size =16M         //key_buffer_size指定索引缓冲区的大小,它决定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读的速度。只对MyISAM表起作用。即使你不使用MyISAM表,但是内部的临时磁盘表是MyISAM表,也要使用该值。由于我的数据库引擎为innodb,大部分表均为innodb,此处取16M。

 

query_cache_size = 1M    //查询缓存大小,当打开时候,执行查询语句会进行缓存,读写都会带来额外的内存消耗,下次再次查询若命中该缓存会立刻返回结果。默认改选项为关闭

 

tmp_table_size = 16M    //当需要做类似group by操作生成的临时表大小,提高联接查询速度的效果,如果为动态页面,则设置为100M以上,不宜过大,导致内存不足I/O堵塞。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8000M   //这个参数主要作用是缓存innodb表的索引,数据,插入数据时的缓冲。专用mysql服务器设置的大小:操作系统内存的70%-80%最佳。由于我们的服务器还部署有其他应用,估此处设置为8G。此外,这个参数是非动态的,要修改这个值,需要重启mysqld服务。设置的过大,会导致system的swap空间被占用,导致操作系统变慢,从而减低sql查询的效率。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256M    //用来存放Innodb的内部目录,这个值不用分配太大,系统可以自动调。不用设置太高。通常比较大数据设置16M够用了,如果表比较多,可以适当的增大。如果这个值自动增加,会在error log有中显示的。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  //InnoDB的写操作,将数据写入到内存中的日志缓存中,由于InnoDB在事务提交前,并不将改变的日志写入到磁盘中,因此在大事务中,可以减轻磁盘I/O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写入大量的超大二进制数据(a lot of huge blobs),4MB-8MB已经足够了。

 

max_connections = 4000    //最大连接数,根据同时在线人数设置一个比较综合的数字,最大不超过16384。每个连接MySQL的用户均算作一个连接,max_connections的默认值为100。

 

 

sort_buffer_size = 512K    //是一个connection级参数,在每个connection第一次需要使用这个buffer的时候,一次性分配设置的内存。并不是越大越好,由于是connection级的参数,过大的设置+高并发可能会耗尽系统内存资源。官方文档推荐范围为256KB~2MB,这里我们设置为512K。

 

read_buffer_size = 256K   //(数据文件存储顺序)是MySQL读入缓冲区的大小,将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非常频繁,并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的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提高表的顺序扫描的效率数据文件顺序

 

read_rnd_buffer_size = 512K  //是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当按任意顺序读取行时(列如按照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取缓冲区,进行排序查询时,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大量数据可适当的调整该值,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分配该缓冲区所以尽量适当设置该值,以免内存开销过大。表的随机的顺序缓冲 提高读取的效率。

 

join_buffer_size = 256K   //多表参与join操作时的分配缓存,适当分配,降低内存消耗

 

thread_stack = 256K   //每个连接线程被创建时,MySQL给它分配的内存大小。当MySQL创建一个新的连接线程时,需要给它分配一定大小的内存堆栈空间,以便存放客户端的请求的Query及自身的各种状态和处理信息。Thread Cache 命中率:Thread_Cache_Hit = (Connections - Threads_created) / Connections * 100%;命中率处于90%才算正常配置,当出现“mysql-debug: Thread stack overrun”的错误提示的时候需要增加该值。此处我们配置为256K。

 

binlog_cache_size = 32K  // 为每个session 分配的内存,在事务过程中用来存储二进制日志的缓存。作用是提高记录bin-log的效率。没有什么大事务,dml也不是很频繁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小一点,如果事务大而且多,dml操作也频繁,则可以适当的调大一点。前者建议是1048576  --1M;后者建议是: 2097152 -- 4194304  即 2--4M。

<think>嗯,用户想知道如何在Linux系统下配置MySQL最大内存限制。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MySQL内存管理相关的知识。MySQL内存使用主要分为全局缓冲区和会话级的线程缓冲区。全局的比如InnoDB缓冲池(innodb_buffer_pool_size),这个通常是最大的部分。然后每个连接会有自己的排序缓冲区、连接缓冲区等。 用户提到的问题可能涉及到MySQL内存占用过高导致被OOM killer杀掉的情况,这在引用[1]和[4]里都有提到。所以需要正确配置这些参数,避免内存使用超出系统限制。首先应该考虑调整innodb_buffer_pool_size,因为这是最大内存消耗者,通常建议设置为系统总内存的70%左右,但如果是共享服务器,可能需要更小,比如引用[4]里提到如果是专用服务器就70%,否则10%。 然后,会话级的参数比如sort_buffer_size、join_buffer_size这些,每个连接都会分配,如果有大量并发连接,这些加起来可能会占用很多内存。需要合理设置这些参数的值,并且控制最大连接数(max_connections),避免过多的连接导致内存耗尽。引用[2]中提到了减小内存占用的方法,可能包括调整这些参数。 另外,临时表的内存使用(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也需要关注,如果临时表太大,可能会使用磁盘,影响性能,但调小可以减少内存占用。引用[3]提到调整日志相关的参数,可能和内存关系不大,但可能影响I/O性能。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监控实际的内存使用情况,使用工具如top、htop或者查看/proc/meminfo和/proc/<pid>/status来查看MySQL进程的内存占用。配置完成后需要重启MySQL服务使参数生效,并且进行压力测试,确保配置合理。 总结下来,配置最大内存限制的步骤应该是:1. 计算全局缓冲区的合理值,尤其是InnoDB缓冲池;2. 调整会话级缓冲区的参数,避免每个连接占用过多;3. 限制最大连接数;4. 调整临时表相关参数;5. 监控和测试。同时需要注意系统的总内存,避免配置过高导致OOM。</think>### Linux下MySQL最大内存限制配置方法 MySQL内存使用主要分为**全局缓冲区**和**会话级线程缓冲区**。配置核心在于合理分配这两部分内存,避免因总内存超限导致系统触发OOM(Out-Of-Memory)强制终止进程[^1][^4]。以下是具体步骤: --- #### 一、核心参数配置 1. **全局缓冲区调整** - **InnoDB缓冲池**:占用最大内存,存储表数据和索引。建议设置为系统总内存的**70%(专用服务器)**或**10%(非专用服务器)**。 修改`my.cnf`文件: ```ini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4G # 根据实际内存调整 ``` - **其他全局缓冲区**:如查询缓存(已弃用)、键缓冲区等。若未使用MyISAM引擎,可设为较小值: ```ini key_buffer_size = 16M ``` 2. **会话级缓冲区限制** 每个连接独立占用内存的缓冲区,需根据并发量调整: ```ini sort_buffer_size = 2M # 排序缓冲区 join_buffer_size = 2M # 连接操作缓冲区 read_buffer_size = 1M # 顺序读缓冲区 read_rnd_buffer_size = 1M # 随机读缓冲区 ``` 3. **控制最大连接数** 避免过多连接导致内存溢出: ```ini max_connections = 100 # 根据实际负载调整 ``` 4. **临时表内存限制** 控制临时表在内存中的最大大小: ```ini tmp_table_size = 64M max_heap_table_size = 64M ``` --- #### 二、验证与监控 1. **计算内存占用** 估算公式: $$总内存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max\_connections × \sum 会话级缓冲区)$$ 需确保总内存小于系统可用内存[^2]。 2. **实时监控工具** - 使用`top`或`htop`查看`RES`(实际物理内存占用): ```bash top -p $(pgrep mysqld) ``` - 查看MySQL内部内存分配: ```sql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 --- #### 三、高级优化 1. **启用内存淘汰机制** 配置InnoDB缓冲池的LRU策略,防止缓存膨胀: ```ini innodb_old_blocks_time = 1000 ``` 2. **限制线程缓存** 减少空闲连接的内存占用: ```ini thread_cache_size = 32 ``` 3. **关闭不必要的插件** 如性能模式(Performance Schema)或审计插件,减少额外内存开销[^4]。 --- #### 四、配置示例 ```ini [mysqld] # 全局缓冲区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4G key_buffer_size = 16M # 会话级缓冲区 sort_buffer_size = 2M join_buffer_size = 2M max_connections = 100 # 临时表限制 tmp_table_size = 64M max_heap_table_size = 64M ``` 修改后重启MySQL生效: ```bash systemctl restart mysql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向良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