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linux2.6.12+s3c2440
首先分析我们的zImage是怎么来的吧,在网上找到两篇参考文章:
http://blogold.chinaunix.net/u3/111381/showart.php?id=2198446
http://www.embedu.org/Column/Column13.htm.
看了之后知道,在输入了make之后,生成zImage的过程如下:
1.在linux内核顶层根目录底下生成vmlinux,然后将其二进制化得到/arch/arm/boot目录底下的Image。
2.将image压缩得到piggy.o。
3.将head.o,piggy.o链接得到/arch/arm/boot/compress目录下的vmlinux。
4.对此vmlinux进行二进制化得到/arch/arm/boot目录下的zImage。
因此,我从/arch/arm/boot/compress目录底下的vmlinux开始分析。还是从Makefile着手,知道链接文件为vmlinux.lds。查看练级文件得知入口为_start,根据此信息顺藤摸瓜,就找到了当前目录底下的head.S了。打开发现这个里面有很多伪指令,所以使用arm-linux-objdump -d选项对head.o进行反汇编,这下就不管那些伪指令了,都被编译器预处理掉了,剩下的就是纯粹的arm指令了。O(∩_∩)O哈哈~!!!不过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vmlinux.lds最先链接的段是_start段,而不是_text段。接下来就开始逐句分析head.S了。
慢慢分析linux代码--启动部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2-08-25 14:08:19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