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JAVA编程思想》中一段代码的思考

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探讨了Java中finalize()方法的作用,并对其在垃圾回收机制中的使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帮助检测对象生命周期结束前的状态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终结条件”一节中,作者想讨论的内容是finalize()的用法,为此举了一段代码为例。代码如下(注释行和测试代码省略):

class Book{
    
boolean checkedout = false;
    
public Book(boolean checkout){
        checkedout 
= checkout;
    }

    
public void checkIn(){
        checkedout 
= false;
    }

    
public void finalize(){
        
if(checkedout){
            System.out.println(
"error:有文件未被签入");
        }

    }

    
}

public class TerminationCondi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ook novel 
= new Book(true)
                                           novel.checkIn();
        
new Book(true);
        System.gc();
    }

}

 作者在书中写到:所有的BOOK对象在被当作垃圾回收器前都应该被签入(check in),当在main方法中,由于程序员的错误,有一本书未被签入。要是没有finalize()来验证终结条件,将很难发现这种错误(《JAVA编程思想(第三版)第188页)

我们来看这段代码,作者认为程序输出了"error:有文件未被签入",所以证明finalize()的作用,但是我觉的用这段代码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好象并不是很合适。我们能看到,代码中Book novel = new Book(true)一句,已经创建了对象的引用,因此无论是否调用checkIn(),System.gc()语句都不会对该对象进行收集。我们可以把novel.checkIn()一行注释掉,运行时会发现,即使没有checkIn,程序仍然没有输出任何信息。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低音钢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