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什么是学习(4/55)
- 虽然是成人的大脑,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大脑。
- 我们可以潜意识和睡眠来让我们更容易的去学习一些新东西。
1.05 拖延症简介(5/55)
- 当你面临一件极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就好像启动了你的大脑的疼痛区域。
- 治疗拖延症的小工具:番茄工作法
- 番茄工作法:25分钟高度集中,5分钟奖励自己任何想做的事。坚持下来,这个方法会非常有用。
1.06 实践使记忆永存(6/55)
- 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是要注重练习。
- 通过练习建立并加强一些神经连接。
- 比如说你第一次尝试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形成的神经模式是微弱的。不看答案,然后你尝试从头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神经模式就会逐渐加强。当你非常熟悉这个问题,甚至对相关问题也已经熟悉了以后,你就会形成稳固的神经元模式了。
- 放松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处理发散模式,会在后台帮助你理解刚刚学习的概念。
- 后续将讲到的组块是掌握关键概念时至关重要的核心。
1.07 记忆的简介(7/55)
- 回忆一个公式的时候,我们用的是长期记忆。
- 联想一些知识点来解决某一问题或者理解某一概念的时候,我们用的是工作记忆。
- 工作记忆是在即时且有意识地处理信息时所涉及的那部分记忆。
- 长期记忆的仓库是巨大的。有时候会被其他信息覆盖,所以寻找长期记忆,有时候需要练习或者重复几次。
- 长期记忆存储找你学习各种学科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将工作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一个技巧是间隔重复。
- 在一天重复20次,不如在7天内,每天重复3次。因为需要间隔,让你的大脑的架构形成,就像砌墙,需要让石灰浆慢慢变硬。
1.08 睡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8/55)
- 绝对清醒会让大脑产生有毒物质。
- 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大脑细胞会收缩,增加脑内细胞之间的距离,形成溪流一样,冲走有毒物质。
- 睡眠是让大脑保持清洁和健康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 睡眠的时候,大脑会进行一些空间的整理,将你所努力学到的东西记住。。。在神经中枢一遍遍排演以增强加深记忆力。
- 如果你在睡觉前复习一遍你所学的东西,你极有可能会梦到它。
- 梦到你所学的东西,本质上能够增强你的理解能力。难怪我每次感觉自己做梦都在干嘛的时候,通常这件事的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结果也都还不错。。。
1.09 特伦斯.谢诺沃斯基博士访谈(9/55)
- 当你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的时候,你怎么学?单刀直入的实践。。。大量的阅读作用甚微,推荐实践出真知,并且最好有专家的指导。
- 如何让自己在一场枯燥的讲座中保持注意力?没有任何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一直保持参与度,用提问来伏击演讲者。积极参与,可以学到更多。
- 如何进入发散思维模式并从中获益?慢跑或者户外锻炼。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将好的想法记下来。
- 多线程工作?反思模式,meditation?self-reflection?有时候看起来是两件事,但其实是相互关联的两件事……同时做,效率会低,从一个主题切换到另一个主题的能力很重要。
- 如何将神经学科上的知识应用到学习上?成年以后海马体还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这对学习和记忆都很重要。锻炼也可以产生更多新的神经元。
- 如何更好的创新?环境很重要,富有创造力的环境,会让自己更有创造力。与人交流可以更好的创新。
- 关于考试,有好的建议吗?应试也是一种能力,也是可以锻炼的,遇到一题不会,可以先跳过,后面再回来类似。
- 如何把创意应用到科研中?如何面对大量的日常事务,还能保持创造力?与年轻人一起工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等……
- 聪明人不一定会成功,富有激情并且努力的人很多都成功了。人生的成功多半来自激情和努力。坚持到底,坚持研究、工作……不放弃,这些都是成功的重要品质。
- 每天我们的周围都有很多值得发现的东西,我们必须要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普通的东西。
1.10 第1周小结(10/55)
-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 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更好的调动发散模式
- 番茄工作法对付拖延症
-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重复加深我们神经架构的稳固
-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 足够的练习和重复可以让工作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
- 间隔重复让知识架构更稳固
- 睡眠和锻炼可以显著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
1.11 助教打气(11/55)
- “知道如何有效学习”是人所必备的终身技能
1.12 关于学习语言的采访(12/55)
- 书籍推荐《Fluent in 3 Months》
- 关于人们错误的原因去学语言:炫耀,应试,
- 正确的原因:对于这门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发自内心的想运用这门语言,
- 孩子有学语言的优势:孩子没有大人那种完美主义;孩子不怕犯错;他们可以在游戏和生活中运用这门语言;
- 愿意去犯错,会发现周围的人们很友好的
- 自我实现的预言:你认为你可以或者不可以,你都是对的。
- 每一个你所认识的成功的人,他们都客服了自己面临的挑战,并非你所设想的他们拥有你没有的一些完美的条件,所以他们才成功了,而你没有成功。
-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而并非只有你命途多舛。
- 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想要放弃怎么办?如果一开始没有成功,没有更好的办法,而是再尝试再努力,再尝试不一样的技巧。。。即便是最有经验的人也会碰到想放弃的时候。语言更多的是用于交流。
- 注意力集中的方法?中等长度规模的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极限,比如学习6天,需要休息一天。
- 拼写练习,重复可以构成联想,但是不对称,情景记忆会更好一点。
- 间隔记忆法
1.13 采访Robert Bilder博士关于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3/55)
- 对于这个问题,别人已经找到了解法,那我去寻求答案干嘛呢?我没有创造力呀?只有你自己去寻求答案,你才能锻炼你的大脑,并在你的大脑内建立特定的联系,来解决特定的问题。并且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产生的一些创造性的想法。
- 想要尝试新鲜事物并且广而告之的时候,有时候你会受到批评,如何处理这些批评?领导力其实是掩饰慌乱的能力。。。面对自己的缺点,在自己不能很好地把握全局的时候,像对待其他人或者对待其他问题一样保持好奇心。有时候甘愿接受一些不安的感觉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只有你经历了一些不安,你才会做出改变,才会有进步。
- OCEAN: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不墨守成规的人更有创造力。
- 找到同意和不同意的界限有时候比较难。找到平衡点是一个创造力的基础。
- 对于高效学习:人们的思维在被文字或者图像主导的程度上有很大的不同,最好两者结合。在两种方式之间切换会更好。有时候需要从这个问题中抽离出来,站在一个非常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然后又深入到个人层面去看细节。通过放大和缩小这个问题,会有更好的主意,也能从不同方面来考虑问题。十次方视频。从一个人躺在吊床上,升高10万英尺,看到宇宙,缩小十万英尺,看到细胞结构。
- 有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可能是无价之宝,我们需要去检验它。
1.14 写作教练Daphne访谈(14/55)
- 书籍《8 1/2 steps to writing faster better》
- 发散模式称为创造或写作模式;专注模式为编辑大脑。误区,用编辑大脑去写作。
- 你需要发散、活跃的大脑来驾驭写作时的大脑。思维导图。。。
- 写作时不要列提纲,而是先画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对于非小说类的写作也是非常有用的。
- 边写边改的习惯不好。写的时候,不要去看前面的。writeordie
- 写作和编辑要分开。
- 编辑大脑告诉我们的都是消极的,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想办法处理掉这个消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