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高阶组件(Higher-Order-Components)

本文介绍了 React 高阶组件(HOC),它是用于复用组件逻辑的设计模式,是参数为组件、返回值为新组件的函数。通过例子展示其可简化组件代码,还阐述了属性代理和反向继承两种应用方式,最后提供了相关资料链接。

 

定义

高阶组件(HOC)是 React 中用于复用组件逻辑的一种高级技巧。HOC 自身不是 React API 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基于 React 的组合特性而形成的设计模式。

具体而言,高阶组件是参数为组件,返回值为新组件的函数。

 

例子

有下面这样两个组件 

import React, {Component} from 'react'

class Welcome extends 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username: ''
        }
    }
    componentDidMount() {
        this.setState({
            username: 'LLL'
        })
    }

    render() {
        return (
            <div>welcome {this.state.username}</div>
        )
    }
}

export default Welcom


 

import React, {Component} from 'react'

class Goodbye extends 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this.state = {
            username: ''
        }
    }

    componentDidMount() {
        this.setState({
            username: 'LLL'
        })
    }

    render() {
        return (
            <div>goodbye {this.state.username}</div>
        )
    }
}

export default Goodb

我们发现,这两个组件中存在大量的相似代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高阶组件(一个函数,且该函数接受一个组件作为参数,并返回一个新的组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export default (WrappedComponent) => {
  class NewComponent extends Component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state = {
        username: '',
      };
    }

    componentWillMount() {
      this.setState({
        username: 'LLL',
      });
    }

    render() {
      return <WrappedComponent username={this.state.username} />;
    }
  }

  return NewComponent;

这样我们就能简化Welcome组件和Goodbye组件。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import wrapWithUsername from './wrapWithUsername';

class Welcome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
      <div>
        welcome
        {this.props.username}
      </div>
    );
  }
}

Welcome = wrapWithUsername(Welcome);

export default Welcom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import wrapWithUsername from './wrapWithUsername';

class Goodbye extends 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
      <div>
        goodbye
        {this.props.username}
      </div>
    );
  }
}

Goodbye = wrapWithUsername(Goodbye);

export default Goodby

本例中,高阶组件就是把username通过props传递给目标组件了。目标组件只管从props里面拿来用就好了。

 

应用

 

属性代理(Props Proxy)

可以说是对组件的包裹,在包裹的过程中对被包裹的组件做了点什么(props的处理,把基础组件和其他元素组合),然后返回,这就成了一个高阶组件。

 

1、props的处理

 

如withRouter

 

2、把基础组件和其他元素组合

 

 出于操作样式、布局或其它的考虑,可以将 基础组件与其它组件包裹在一起。一些相对简单的用法也可以使用正常的父组件来实现,只是使用高阶组件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也利于组件的抽象和复用。

export default (WrappedComponent) => {
  class NewComponent extends Component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state = {
        username: '',
      };
    }
    
    componentWillMount() {
      this.setState({
        username: 'LLL',
      });
    }

    render() {
      return (
          <div style={{background:'pink'}}>
            <WrappedComponent username={this.state.username} />
          </div>
      );
    }
  }

  return NewComponent;
}

 

arm框架中的createBundle组件就是很好的一个应用

 

反向继承 (Inheritance Inversion)

可以理解成是组装,和属性代理不同的是,反向继承是继承自基础组件,所有很自然,它可以直接获取基础组件的props,操作基础组件的state。

 

1、渲染劫持

 

所谓渲染劫持就是,高阶组件控制了基础组件渲染生成的结果,因为基础组件的渲染被控制,高阶组件就可以对它做点什么。。。比如:

 

(1)、看心情(根据条件),控制渲染的结果;

(2)、改变dom树的样式;

(3)、改变基础组件中一下被渲染元素的props;

(4)、操作dom树中的元素。

 

2、操作state 

 

高阶组件可以读取、编辑和删除 基础组件 实例的 state,如果你需要,你也可以给它添加更多的 state。需要注意的是,这会搞乱基础组件 的 state,导致你可能会破坏某些东西。所以,要限制高阶组件读取或添加 state,添加 state 时应该放在单独的命名空间里,而不是和基础组件的 state 混在一起。

 

这个就是根据基础组件的state.name来决定要不要渲染。

export default (BaseComponent) => {
  return class Enhancer extends BaseComponent{
    render() {
      return this.state.name === 'NNN' ? super.render() : null;
    }
  }
}

 

资料

https://react.docschina.org/docs/higher-order-components.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48434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四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