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
结构基本类似,区别在于语法;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包括数据,运算,控制,输入和输出。
2.程序语言的数据成分:
数据成分指的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类型。数据对象总是对着应用系统中某些有意义的东西
数据表示则指示了程序中值的组织形式。
数据是程序操作的对象,具有存储了,类型,名称,作用域和生存期等属性,使用的要为它分配内存
空间。
类型说明数据占用内存的大小和存放形式;存储类说明数据在内存中的位置和生存期;作用域说明可以使用的代码范围;生存期说明数据占用内存的时间范围。从不用角度可将数据进行不同的划分。
3数据的划分:
按照程序运行时值能否改变,可将数据分为常量和变量
按数据的作用域范围,可分为全局量和局部量。系统为全局量分配的存储空间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一般是不改变的,为局部变量分配的存储单元是动态改变的。
按照数据组织形式的不用可将数据分为基本类型,用户自定义类型,构造类型及其他类型。
4程序语言的运算成分
程序语言的运算成分指明允许使用的运算符号及运算规则。大多数高级程序语言的基本运算哭分成算术运算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有些语言如C(C++)还提供位运算。
控制成分指明语言允许表述的控制结构,程序员使用控制成分来构造程序中的控制逻辑。理论上已经证明可计算问题的程序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和重复这3中控制结构来描述。
5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用来表示一个计算操作序列。计算过程从所描述的第一个操作开始,按顺序依次执行后续的操作,直到序列的最后一个操作。
选择结构提供了在两种或多种分之中选择其中的一个逻辑。
循环结构藐视了重复计算的过程,同窗由3部分组成:初始化,需要重复计算的部分和重复的条件,其中初始化部分有时在控制
的逻辑结构中不进行显示的表示。通常计算机语言中重复结构只要有两中形式 while和do-while.
在C/C++中还提供了FOR循环语句
基本格式:
foe(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表达式1代表初始化,表达式2表示循环执行的条件,表达式3通常用语修改表达2的变量。
系统函数只该语言所提供的可以直接调用的函数。
自定义函数可以理解为设计时写的子程序。在C语言中,子程序是一函数形式存在的,需要使用子程序是调用即可。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通常使用TruboC或者VisualStudio2005来编译和运行C程序。
学习方法总结:
1 熟悉一们语言基本的数据类型和相应类型变量的定义方式。
2 熟悉语言中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表达式和运算符
3 熟悉语言中进行选择判断和循环控制的语句的用法。
4 熟悉语言中的输入和输出方法。
5 熟悉语言中常用的系统函数。
6 熟悉语言中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方式
7 熟悉这门语言的编写和编译环境。熟悉程序的调试方法。
8 准备一本具有类试字典功能的书或者电子文档在需要时随查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