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公共方法

博客介绍了Python的公共方法,如len、max、min、sum等,说明了sum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还讲解了切片的作用和基本语法,通用运算符、循环else的使用,以及推导式的基本语法和作用,可减少数据梳理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ython公共方法       

        len(容器)           返回容器内数据的总量

        max(容器)         返回容器内最大的值  (字典只对键)

        min(容器)          返回容器内最小的值  (字典只对键)

        sum()                求和

      以下是 sum() 方法的语法:

    sum(iterable[, start])

参数

  •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集合。
  • start -- 指定相加的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

返回值

返回计算结果。

        abs()    返回一个数的绝对值

        sorted(容器)         返回升序列表list

切片

切片的作用  获取列表、元组或字符串中的局部数据

切片基本语法  容器对象[开始索引:结束索引:步长]

特殊格式

		省略开始索引:默认开始索引为0
		范例:list1[:5:1]	等同于   list1[0:5:1]  
		省略结束索引:默认结束索引为数据总量
		范例:list1[0::1]	等同于   list1[0:len(list1):1]
		省略步长:每次递增索引数为1
		范例:list1[0:5:]	等同于   list1[0:5:1]  
		负数步长:	反向操作/反向步长操作,需要开始索引、结束索引逆序输入
		范例:list1[5:0:-1]	  
		常见格式:
		范例:list1[:5:]	获取索引5之前的数据(不含5)  
		范例:list1[4::]	获取索引4之后的数据(含4)

通用运算符

运算符

格式

功能

适用范围

+

list1 + list2

合并,链接

L,T

*

tuple * 4

重复链接

L,  T

in

data in list4

判断存在性

L, T, S, Dk

not in

data not in dict1

判断不存在性

L, T, S, Dk

>,>=,==,<=,<

list1< list2

比较元素

依次比较

L, T, S(==)

 

循环else

    for...else...

    循环体执行结束后会接着执行else 如果循环体从break 跳出循环 则 else内容不执行

    for,while 循环中break语句可以跳过else语句

		for 变量名 in 列表:
			变量相关操作
		else:
			循环正常运行结束后执行的操作

 

推导式

    可以为列表等数据存储模型提供实用性更强的数据减少数据梳理过程

基本语法 循环变量 for 循环

数据处理  表达式 for 循环

数据过滤 表达式 for 循环 if 判断

list1 = [i for i in range(101)]

list2 = [i for i in range(0, 101, 2)]

list3 = [i for i in range(101) if i % 2 == 0]

list4 = ["good" for i in range(101) if i % 9 == 0]

# 字典中的应用
dict1 = {i: i**3 for i in range(11)}
# 键值互换
dict2 = {dict1[key]: key for key in dict1.keys()}

 

 

 

exi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