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编译内核模块用到的 make 指令参数

make -C $(KDIR) M= $(PWD) modules //执行的命令,该命令是make modules命令的扩展,-C选项的作用是指将当前的工作目录转移到指定的目录,即(KDIR)目录,程序到(pwd)当前目录查找模块源码,将其编译,生成.ko文件。

### Linux 驱动开发:编写内核模块教程 #### 创建项目结构 为了便于管理和编译,建议创建一个专门用于存储驱动代码的工作空间。按照惯例,在此工作空间下建立`linux_driver/module/hellomodule/`文件夹,并将所需的源码解压缩至该位置[^1]。 #### 准备Makefile 构建Linux内核模块的关键在于配置恰当的Makefile。典型的Makefile会指定要编译的目标以及链接到哪个版本的内核头文件。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makefile obj-m += hellomodule.o all: make -C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M=$(PWD) modules clean: make -C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M=$(PWD) clean ``` 这段脚本定义了一个名为hellomodule的对象文件作为最终产物;当执行`make all`时它会在当前路径下调用系统的标准内核构建环境来处理我们的模块;而`make clean`则负责清理临时生成物以便重新开始新的编译过程。 #### 编写基本的HelloWorld模块 接下来就是实际编码部分了。这里给出一段非常基础但也十分重要的hello world风格的内核模块实现方式: ```c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dule.h>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 printk(KERN_INFO "Hello, Kernel!\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hello_exit(void){ printk(KERN_INFO "Goodbye, Kernel.\n");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AUTHOR("Your Name"); MODULE_DESCRIPTION("A simple Hello World module."); ``` 上述代码展示了怎样向系统注册入口函数(`__init`)和出口函数(`__exit`),并通过调用printk()打印调试信息给dmesg日志缓冲区。最后几行宏用来描述这个模块的一些元数据,比如许可证声明、作者姓名等。 #### 加载与卸载模块 完成以上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尝试着把新写的模块加载入正在运行中的kernel里去了。这一步骤需要用到两个命令——一个是`insmod`用于安装未压缩过的`.ko`二进制镜像;另一个则是`rmmod`可以安全地移除不再需要使用的模块实例[^3]。 #### 测试验证 一旦成功装载上了自定义的驱动组件,可以通过读取/sys/kernel/debug/dri目录下的相应条目或者查看/var/log/messages里的记录确认其行为是否符合预期效果。另外还可以利用cat /proc/devices这样的指令查询已知字符型设备列表看看有没有新增加进来的东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