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dir
创建文件夹。
-m 设定创建文件夹的权限777(与chmod一样)
-p 开启递归创建,如果路径不存在则递归创建所有文件夹
-v 开启消息通告,通告所有创建的文件夹mv
移动文件(夹)
-b 如果要覆盖文件会对原目标文件进行备份
-f 强制覆盖文件(不询问)
-i 询问覆盖
-n 不覆盖已存在的文件
-u 只有原文件较新时才会覆盖目标文件
【通常使用mv进行重命名操作】cp
复制文件(夹),如果有多个源文件,则目标一定是文件夹
-bfiu 与mv相同
-p 复制后保留原文件的属性等
-r 递归处理
-s 建立符号链接touch
用来修改文件的时间戳或者新建一个空文件
-a 只更改存取时间
-c 不建立任何文档
-d 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的时间
-m 只更改变动时间
-r 把指定文档或目录的日期时间,设成和参考文档或目录的日期时间相同
-t 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ls
-a/A 列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a还包含.和..)
-c 根据修改时间排序
-l 列表显示
-h 将大小标注单位
-k 以k字节来表示大小
-r 反序
-R 同时列出所有子目录层
-s 以块大小为单位列出所有文件的大小
-S 根据文件大小排序
–sort=WORD 以下是可选用的 WORD 和它们代表的相应选项:
extension -X status -c
none -U time -t
size -S atime -u
time -t access -u
version -v use -u
-t 文件修改时间排序
-u 显示访问时间
-ut 显示访问时间并排序
-X 根据扩展名排序
-F 列出文件夹
彩色目录:打开/etc/bashrc, 加入 alias ls=”ls –color”
【配合wc -l可以统计文件的个数,配合grep d可以统计文件夹个数】cd
cd [~] 进入当前用户根目录
cd - 返回之前的目录rm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f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
-i 交互式删除
-r/R 递归删除。
-v 详细显示进行的步骤
【必须严谨一点执行,可以自己造一个回收站进行文件回收】file
显示文件的属性。
-b 列出文件辨识结果时,不显示文件名称
-c 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便于排错或分析程序执行的情形
-f 列出文件中文件名的文件类型
-F 使用指定分隔符号替换输出文件名后的默认分隔符’:’pwd
显示当前路径。rmdir
删除一个文件夹(必须为空)。
-p 如果删除后父目录内没其他文件,将父目录也删除
-v 显示详细的删除过程basename
显示指定文件(路径或字符串)的真实文件名。
可以加suffix参数表示后缀,在显示时会去除后缀和/。dirname
输出当前指定文件的完整目录路径。
【在脚本中与basename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