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DB2用WITH…AS形式的虚拟表来实现oracle中START WITH…CONNECT BY字句的递归功能。
1、先回头看下oracle的start with字句
部门id
父部门id(所属部门id)
部门名称
DEPTID PAREDEPTID NAME
NUMBER NUMBER CHAR (40 Byte)
a、通过子节点向根节点追溯
SELECT * FROM DEPT START WITH DEPTID = 80 CONNECT BY PRIOR PAREDEPTID = DEPTID;
b、通过根节点遍历子节点
SELECT * FROM DEPT START WITH DEPTID = 0 CONNECT BY PRIOR DEPTID = PAREDEPTID;
c、通过level关键字查询所在层次
SELECT A.*,LEVEL FROM DEPT A START WITH PAREDEPTID = 0 CONNECT BY PRIOR DEPTID = PAREDEPTID;
PS:start with …connect by 的用法, start with 后面所跟的就是就是递归的种子。
递归的种子也就是递归开始的地方 connect by 后面的"prior" 如果缺省:则只能查询到符合条件的起始行,并不进行递归查询;
connect by prior 后面所放的字段是有关系的,它指明了查询的方向。
2、DB2中WITH的用法
上面这张表(DB2中对应NUMBER类型的字段需修改成smallint,integer或者bigint) --从根节点开始遍历
WITH REF_TB (DEPTID,PAREDEPTID,NAME ) AS
(
SELECT ROOT.DEPTID, ROOT.PAREDEPTID, ROOT.NAME
FROM DEPT ROOT
WHERE ROOT.PAREDEPTID = 0
UNION ALL
SELECT CHILD.DEPTID, CHILD.PAREDEPTID, CHILD.NAME
FROM REF_TB PARENT, DEPT CHILD
WHERE PARENT.DEPTID = CHILD.PAREDEPTID
)
SELECT DISTINCT DEPTID,PAREDEPTID,NAME
FROM REF_TB
ORDER BY DEPTID,PAREDEPTID,NAME;
这个查询的组件:
REF_TB作为一个具有以下三列的虚拟表:DEPTID,PAREDEPTID,NAME。
1.WITH 子句内的第一个 SELECT 语句是初始化表。它只执行一次。它的结果形成虚拟表的初始内容以作为递归的种子。在上面的示例中,种子是 PAREDEPTID 为 0 的一行或多行。
- SELECT 语句执行多次。将种子作为输入(JOIN 中的辅助表)传递给第二个 SELECT 语句以产生下一个行集合。将 JOIN 的结果添加(UNION ALL)到虚拟表的当前内容中,并放回到其中以形成用于下一次传递的输入。只要有行产生,这个过程就会继续。
如果期望,虚拟表上最后的 SELECT 允许我们选择递归查询所产生的所有行或仅部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