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自治系统
一 个自治系统就是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路由器和网络群组。它可以是一个路由器直接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上,同时也连到因特网上;它可以是一个由企业骨干网 互连的多个局域网。在一个自治系统中的所有路由器必须相互连接,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同时分配同一个自治系统编号。自治系统之间的链接使用外部路由协议, 例如 BGP。
内部网关协议 -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自治系统内使用的路由协议。RIP 和 OSPF 都是内部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 -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自治系统间使用的路由协议。BGP 是外部网关协议。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使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要创建一个路由表(其中包括与它直接相连的网络),同时它会将这个路由表发送到与它直接相连的路由器。毗邻路由器将收到的路由表合并入它自己的路由表,同时它也要将自己的路由表发送到它的毗邻路由器。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使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要创建一个链路状态表,包括整个网络目的站的列表。在更新报文中,每个路由器发送它的整个列表。当毗邻路由器收到这个更新报文,它就拷贝其中的内容,同时将信息发向它的邻站。在转发路由表内容时没有必要进行重新计算。
路由协议
|
距离向量协议 |
链路状态协议 |
---|---|---|
内部网关协议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
路由信息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外部网关协议 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
边界网关协议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
说明:
RIP 报文包含在 UDP 数据报中;OSPF 报文包含在 IP 数据报中;BGP 报文包含在 TCP 数据报中。
OSPF 优于 RIP,将逐渐取代 RIP。两者比较如下:
RIP:
1) 版本一不支持子网,版本二支持;
2) 收敛速度慢;
3) 对路由跳数有限制,不允许超过 15;
4) 版本二采用了一种简单鉴别机制;
5) 版本一只支持广播,版本二支持广播和多播。
OSPF 克服了 RIP 的上述限制:
1) 支持子网;
2) 收敛速度较快;
3) 不限制路由跳数;
4) 可以对不同的 IP 服务类型计算各自的路由集;
5) 可以对不同的 IP 服务类型计算不同的路由费用;
6) 可进行流量平衡。当对同一个目的地址存在多个相同费用的路由时,OSPF 在这些路由上平均分配流量;
7) 路由器之间的点对点链路不需要每端都有一个 IP 地址;(这点不太明白,《TCP/IP 详解 卷一 协议》4.6)
8) 类似于 RIP 2,采用一种简单鉴别机制;
9) 采用多播而不是广播,减轻了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