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源码安装的文件默认的存放路径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包括源代码安装、智能包安装(如RPM、DEB),并提供了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此外,文章还讲解了如何通过命令补全、搜索路径和环境变量PATH解决可执行文件不在系统路径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which命令查找命令文件的位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果是别人发布的二进制包,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安装到Linux系统 /usr/bin 下面;如果是自己从源代码安装的,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local/bin 下面,除非配置时指定了安装位置。 
例如: 
rpm -ivh xxx1.rpm 
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安装到 /usr/bin 下面

  ./configure (或者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make 
make install 
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local/bin 下面,因为默认参数就是 --prefix=/usr/local

  ./configure --prefix=/usr (或者 ./configure --prefix=/opt 也可以指定其他位置,如你的家目录 --prefix=~,~就是 /home/xxx<即你的家目录>的缩写) 
make 
make install 
可执行文件通常都在 /usr/bin 下面(或者相应地位于 /opt/bin 下面,或者 /home/xxx/bin 下面,xxx 是你的家目录)

  无论那种方法,在 bash 控制台下只要输入可执行文件头几个字母,然后连续按两次 Tab 键,就可以列出可能的所有命令,如果只有一种可能,则自动显示该文件全名,这称为命令补全。想执行当前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则必须使用 ./ 作为命令前导,例如: 
./myprogram

  除此之外,一般的可执行文件都处在系统的搜索路径里,只要在控制台直接输入命令名就可执行。例如你编译安装了一个叫 synaptic 的软件,只需要在 KDE 的 konsole 虚拟控制台下输入 synaptic 即可。

  如果不幸,你的可执行文件不在系统的搜索路径里,就会报告没有这个命令。那么你需要把那个可执行文件的位置加入环境变量 PATH 里,用冒号作分割符,例如: 
在你的家目录的 .profile 文件或 .bashrc 文件里添加如下命令 
PATH="~/bin:$PATH" 就可以把你的家目录的 bin 目录追加到搜索路径里。

  无论任何时候想知道系统里某个“命令文件”的位置,都可以使用 which 命令,例如: 
$which pwd 
/usr/bin/pwd 
说明 pwd 命令位于 /usr/bin 下面。

新的操作系统装好了,安装一些新的软件那是难免的。但是在Linux中,安装应用软件和Windows下有些不同哦。而且对于Linux初学者来说,安装 软件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由于很多Linux应用软件都是以源代码的形式发布的,这就要求用户根据自己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需要来配置、编译源程序 后,才能使用这些软件。

  大多数Linux 初学者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配置和编译。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安装Linux应用软件。在安装应用软件之前,还要确保软件安装的编译环境,比如编译 器GCC、必要的库文件等。不过,用户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因为大多数 Linux发行版本都已经默认安装了GCC编译器。

  目前流行的软件包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形式,一种是以 RPM、deb包为代表的智能软件包,另一种是file.tar.gz形式的压缩。本文将讨论file.tar.gz的安装方法以及智能软件包在文本环境和图形环境下的安装方法。

  一、源代码安装

  应用软件的源代码一般是file.tar.gz或者file.tgz格式,也就是说是以tar来打包,然后用gzip来压缩。

  以应用软件xfce-3.8.7.tar.gz为例,先进入软件的当前目录,然后使用gzip解压:#gzip -d xfce-3.8.7.tar.gz(注:-d 代表解压)。然后用tar解包:#tar -xvf xfce-3.8.7.tar。由于tar和gzip经常一起使用,所以tar还提供了一个参数,它可以自动调用gzip来解压,即:# tar -xzvf xfce-3.8.7.tar.gz。

  进入解压完成之后新建立的目录,一般的应用软件中都有一个用来配置软件的可执行文件——configure,它的参数比较多,而且用法也非常灵活。当 然,安装不同的软件参数也不相同,具体有些什么参数,可以用命令:#./configure help取得详细的帮助。例如./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表示设置软件的安装目录为:/usr/local/mysql)

  在运行#./configure [options]配置软件后,它会根据你当前系统、编译、安装相关的信息,生成一个安装配置文件Makefile。Makefile文件通常是用来编译 和安装软件的,运行make命令时系统会自动根据Makefile文件中的设置对软件进行编译和安装,如果编译能够顺利通过的话,运行#make install命令来安装。

二、智能包安装

  现在,以智能包形式提供的软件很多,像RedHat Linux的RPM、Debian Linux的DEB、KISS、BSD以及Slackware等。RPM和Debian几乎统治着Linux包管理世界,它们是首先被大多数商业 Linux发行版本所广泛采用的应用软件。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如何安装以RPM和Deb格式打包的软件。

  RPM是RedHat Package Manager的缩写,它只能使用在安装了RPM软件的系统中,不过好像目前大多数中文Linux发行版本都支持RPM软件包。

  1.用命令管理

  #rpm [options] abc.rpm

  例如安装python-1.5.2-35.i386.rpm软件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rpm –ivh python-1.5.2-35.i386.rpm。

  如果你想知道RPM软件包中的相关信息,可以使用命令:#rpm ivh python-1.5.2-35.i386.rpm。

  如果想知道python-1.5.2-35.i386.rpm会在系统里安装哪些文件,可以使用以下这个命令:rpm -qpl python-1.5.2-35.i386.rpm。

  由于RPM的参数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想得到更多有关RPM的参数,可以用命令:#man rpm取得详细的帮助信息。

  2.图形界面工具管理

  相对命令方式来说,在图形环境下,安装、升级、卸载和查询RPM软件包是一件非常简单轻松的事情,因为Linux提供了几个功能强大的RPM包管理工 具。我们推荐使用Linux的图形管理工具来维护RPM软件包,GNOME中的GnoRPM和KDE中的Kpackage就是功能强大的RPM 包管理工具。由于国内用户使用的中文Linux发行版本中最常见的窗口管理器是KDE,下面笔者就以KDE中Kpackage为例,介绍如何使用RPM包 管理工具。

  点击Start(开始)→System tools(系统工具)→Kpackage,出现Kpackage界面,同时分析Linux系统中的 RPM数据库。它将安装好的RPM包形式的软件按照功能分在Amusements、Application、Development、Document、 Extension、Extentions、Networking、System Environment、User Interface以及X11等几个树形目录中,每个目录中有相应的文件图标和名称。要安装或升级软件,只要点击工具栏的相应按钮就会弹出打开文件的对话 框,选中要安装的RPM文件,单击OK按钮,如果不缺必要的运行库,就开始安装软件了。卸载软件时,用鼠标选择相应的软件,单击右边的Uninstall 按钮就可以了。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源码安装Grafana时环境变量配置文件路径的问题。首先,我得确认Grafana的官方文档是否有相关说明。用户提到在之前的安装中参考了官网,但可能遇到了问题,特别是环境变量配置部分。 根据用户的引用内容,之前他们在安装IoTDB时JDK环境变量配置是关键,使用了JDK 11.07。Grafana的安装可能也需要类似的步骤,但用户现在问的是源码安装时的环境变量路径。我需要回忆Grafana的源码安装流程,通常源码安装软件的环境变量可能不会自动设置,需要手动配置。 Grafana的官方文档可能建议将环境变量放在哪里呢?一般来说,Linux系统中环境变量可以放在用户级的~/.bashrc、~/.profile,或者系统级的/etc/environment、/etc/profile.d/目录下的自定义脚本。对于服务进程,可能需要修改systemd的service文件,通过EnvironmentFile指定配置文件路径。 另外,用户提到在Grafana插件安装时遇到了问题,可能涉及环境变量是否正确设置。比如,Grafana可能需要某些路径变量来查找插件或数据目录。源码安装时,默认的配置文件路径可能在/etc/grafana/grafana.ini,但环境变量可能覆盖这些设置。 需要确认Grafana在启动时如何加载环境变量。如果是通过systemd管理服务,应该在service文件中定义EnvironmentFile,比如/etc/sysconfig/grafana-server或/etc/default/grafana-server。这样可以将所有必要的环境变量集中在一个文件中,便于管理。 用户还可能关心最佳实践,比如是否推荐将环境变量放在系统级配置文件,或者是否有其他注意事项,例如权限问题、变量命名规范等。需要提醒用户检查Grafana日志,确保环境变量被正确加载,避免路径错误导致的启动失败。 总结步骤:确定环境变量的存放位置(系统级或用户级),修改相应的配置文件,如/etc/default/grafana-server,并在systemd服务文件中引用该文件。同时,验证配置是否生效,比如通过systemctl show查看服务环境变量,或者重启服务后检查日志。</think>在源码安装 Grafana 时,环境变量的配置路径及最佳实践如下: --- ### **1. 环境变量配置文件路径** - **系统级环境变量**:通常存放在 `/etc/default/grafana-server`(Debian/Ubuntu)或 `/etc/sysconfig/grafana-server`(RHEL/CentOS)中[^2]。这是通过 systemd 服务管理 Grafana 时的推荐路径。 - **用户级环境变量**:若以特定用户运行,可配置在用户主目录的 `~/.bashrc` 或 `~/.profile` 中,但需注意服务启动时可能无法加载用户级变量。 --- ### **2. 配置步骤** #### **(1) 创建或编辑系统级配置文件** ```bash # Debian/Ubuntu sudo nano /etc/default/grafana-server # RHEL/CentOS sudo nano /etc/sysconfig/grafana-server ``` #### **(2) 添加环境变量** 例如设置数据目录和插件路径: ```bash GF_PATHS_DATA=/var/lib/grafana GF_PATHS_PLUGINS=/var/lib/grafana/plugins ``` #### **(3) 关联 systemd 服务文件** 修改 Grafana 的 systemd 服务文件(通常位于 `/lib/systemd/system/grafana-server.service`),确保包含以下配置: ```ini [Service] EnvironmentFile=/etc/default/grafana-server # 或 /etc/sysconfig/grafana-server ExecStart=/usr/local/bin/grafana-server web ``` #### **(4) 重启服务并验证** ```bash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restart grafana-server # 检查环境变量是否生效 systemctl show grafana-server | grep EnvironmentFile ``` --- ### **3. 最佳实践** 1. **统一管理路径**:通过 `GF_PATHS_*` 系列变量定义数据、日志、插件等路径,避免硬编码[^1]。 2. **权限控制**:确保 `/etc/default/grafana-server` 文件权限为 `640`,仅允许 root 和 Grafana 用户组访问。 3. **日志验证**:启动后检查日志 `journalctl -u grafana-server`,确认无路径相关报错。 4. **插件安装**:若手动编译插件,将编译后的文件放入 `GF_PATHS_PLUGINS` 指定目录。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