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粘滞位(Sticky bit)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粘滞位权限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粘滞位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系统权限,通常应用于/tmp等目录,确保仅文件所有者或root用户能够删除或移动文件,即使目录对其他用户开放写权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下

每一个文件和目录都有自己的访问权限,访问权限确定了用户能否访问文件或者目录

和怎样进行访问。最为我们熟知的一个文件或目录可能拥有三种权限,分别是读、

写、和执行操作,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我们创建一个文件后系统会默认地赋予所有

者读和写权限。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修改它,添加自己需要的权限。

特殊权限:但是这三种权限就足够了吗?我们现在来说说在linux下的另一个特殊权

限。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根目录下的一个目录tmp,可以看到tmp目录的other权限是'rwt',

那么这里的t又是什么权限呢,有什么意义


粘滞位(Sticky bit),或着位,是Unix文件系统权限的一个旗标。最常见

的用法在目录上设置粘滞位,如此以来,只有目录内文件的所有者或者root才可以删除

或移动该文件。如果不为目录设置粘滞位,任何具有该目录写和执行权限的用户都可以

删除和移动其中的文件。实际应用中,粘滞位一般用于/tmp目录,以防止普通用户删除或移动其他用户的文件。


比如我们进行下面的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用su 命令并输入密码)切换到root用户底下,

在里边创建一个tmp目录(mkdir命令)

并赋予tmp 777权限。下来查看tmp的默认权限(ls/ll -dl tmp)


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权限为.x,设置完之后应为.t

(也可以通过建文件看其在普通用户底下是否可以成功删除,若可以则没有粘滞位权限,若不可以则有)

(#以root用户的身份在tmp目录中创建文件ab,并查看其默认权限。

[root@xxxx ~]# touch /tmp/ab.txt  

#以普通用户xxxx的身份登录系统,可以删除 /tmp/ab.txt

[xxxx@localhost ~]$ rm /tmp/ab

rm:是否删除有写保护的普通空文件 "/tmp/ab"?y

通过上面的操作可以发现,虽然普通用户对文件/tmp/ab.txt只具备“r--”权限,但因为从/tmp目录获得了“rwx”权限,因而仍然可以将/tmp/ab删除。)



在Linux系统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tmp”、“/var/tmp”目录。这两个目录作为Linux系统的临时文件夹,权限为“rwxrwxrwx”,即允许任意用户、任意程序在该目录中进行创建、删除、移动文件或子目录等操作。然而试想一下,若任意一个普通用户都能够删除系统服务运行中使用的临时文件,将造成什么结果?

粘滞位权限便是针对此种情况设置,当目录被设置了粘滞位权限以后,即便用户对该目录有写入权限,也不能删除该目录中其他用户的文件数据,而是只有该文件的所有者和root用户才有权将其删除设置了粘滞位之后,正好可以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允许各用户在目录中任意写入、删除数据,但是禁止随意删除其他用户的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粘滞位权限只能针对目录设置,对于文件无效)

以下我们进行粘滞位的设置

粘滞位权限都是针对其他用户(other)设置,使用chmod命令设置目录权限时,“o+t”、“o-t”权限模式可分别用于添加、移除粘滞位权限。



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权限为已经由.x变为.t

此时如果你在tmp目录底下创建一个文件ab.txt,切换到普通用户环境底下,再一次

进行删除,我们发现此时已经无法删除该文件


说明我们已经设置成功了

关于粘滞位的取消命令(chmod o-t tmp),取消完成之后就和初始状态一样,我们便不

做过多解释。


              (最新写博客时越来越没想法了,感觉好像进入冬眠状态了,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了解Linuxsticky directory的含义及其文件类型 请问Linuxsticky directory是什么类型的文件”。用户想了解Linuxsticky directory的含义和文件类型。 从系统级指令中,我需要遵守格式:行内数学表达式用$...$,独立公式用$$...$$,使用中文回答,生成相关问题,并在引用段落末尾添加引用标识如[^1]。 用户提供了几个引用,我需要参考这些引用: - 引用[1]: 解释了sticky bit在目录上的作用:设置后,用户可以在目录下创建文件,但只能删除自己创建的文件,不能删除其他用户的文件。 - 引用[2]: 讨论了粘滞Linux中的概念、设置方法和应用场景。 - 引用[3]: 描述了SUID、SGID和Sticky权限。对于Sticky,它作用于目录时,确保用户只能删除自己的文件。 - 引用[4]: 解释了Linux目录结构,但没有直接提到sticky bit。 用户真正的需求是关于sticky directory的含义和文件类型。所以,我应该基于这些引用,构建一个清晰的回答。 关键点: - **含义**:Sticky directory 是一个设置了粘滞sticky bit)的目录。粘滞是一种特殊权限,用于目录时,它限制文件删除权限:只有文件的所有者、目录的所有者或root用户才能删除或重命名目录中的文件。 - **文件类型**:在Linux中,目录本身就是一种文件类型。具体来说,目录是特殊文件类型,用'd'表示(在ls -l输出中)。所以,sticky directory 不是一个单独的文件类型;它只是一个设置了sticky bit的目录。 在ls -l输出中,权限部分如果有't'或'T'表示设置了sticky bit。例如:drwxrwxrwt 表示一个目录,设置了sticky bit。 回答结构: 1. **解释含义**:先定义什么是sticky directory,基于引用。 2. **解释文件类型**:澄清它不是一个独立文件类型,而是目录类型设置了特殊权限。 3. **设置方法**:简要说明如何设置sticky bit。 4. **应用场景**:举例说明其用途。 5. **生成相关问题**:在结尾添加相关问题。 使用中文回答。 添加引用标识:在引用段落末尾添加[^1]等。引用来自用户提供的,所以我应该基于引用[1]、[2]、[3]来构建回答。 可能的回答大纲: - 开头:直接回答用户的问题。 - 主体:详细解释。 - 结尾:生成相关问题。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例如,1. 如何设置sticky bit?2. Sticky bit在文件上有什么作用?3. 实际应用场景。 确保回答真实可靠。</think>### Linuxsticky directory的含义及其文件类型 在Linux系统中,"sticky directory"(粘滞目录)是指设置了粘滞sticky bit)的目录。粘滞是一种特殊权限,用于在多用户环境中增强文件安全性和管理。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其含义、文件类型及相关细节,帮助您全面理解。 #### 1. **sticky directory的含义** - 粘滞作用于目录时,主要目的是限制文件删除权限:在设置了粘滞的目录中,用户只能删除或重命名自己创建的文件,而不能删除其他用户创建的文件(除非用户是root或目录的所有者)。这有效地防止了用户误删或恶意删除他人文件,提升了共享目录的安全性。 - 例如,在/tmp目录(临时文件目录)中,Linux系统默认设置了粘滞。这样,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在该目录下创建文件,但每个用户只能管理自己的文件,不会干扰他人[^1][^2][^3]。 - 粘滞的设置是通过权限实现的:在目录的权限字符串中,如果"other"(其他用户)的执行(x)被替换为't'或'T',则表示设置了粘滞。例如,在`ls -l`命令的输出中,权限字符串如`drwxrwxrwt`(其中末尾的't'表示粘滞已设置)[^1][^3]。 #### 2. **sticky directory的文件类型** - **文件类型说明**:在Linux中,目录本身就是一种文件类型,称为"目录文件"(directory file)。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新文件类型,而是标准文件类型之一。在文件系统中,所有文件和目录都视为文件,但目录的类型标识为'd'(在`ls -l`命令的输出中,首字符为'd'表示目录)。 - **粘滞的作用**:粘滞只是附加在目录文件上的一个权限标志(类似于读、写、执行权限),并不改变目录本身的文件类型。因此,"sticky directory" 仍然是一个目录文件(类型'd'),但具有额外的粘滞权限属性[^1][^2][^3]。 - 例如: - 普通目录权限:`drwxr-xr-x`(首字符'd'表示目录)。 - 设置了粘滞的目录权限:`drwxrwxrwt`(首字符'd'表示目录,末尾't'表示粘滞)。 - 如果目录没有执行权限但设置了粘滞,权限字符串会显示为'T'(大写),例如`drwxrwxr--T`,这表示粘滞已设置但目录不可执行(通常不常见,因为目录需要执行权限才能访问)[^1][^3]。 #### 3. **如何设置和检查粘滞** - **设置方法**:使用`chmod`命令设置粘滞。语法为`chmod +t directory_name`或`chmod 1xxx directory_name`(其中'xxx'是三八进制权限码,'1'表示粘滞)。例如: ```bash chmod +t /shared_dir # 设置粘滞 ls -ld /shared_dir # 检查权限,输出类似 drwxrwxrwt ``` - **权限解释**:粘滞只影响目录内的文件删除操作,不影响文件的创建或读取。用户要在目录下创建文件,仍需具备写(w)和执行(x)权限[^1][^2][^3]。 #### 4. **典型应用场景** - 粘滞常用于共享目录,如: - `/tmp`目录:所有用户都可以创建临时文件,但只能删除自己的文件,避免系统混乱。 - 团队协作目录:多个用户共享一个目录上传文件(如FTP目录),粘滞确保文件不会被意外删除。 - 引用[^2]提到,粘滞在Web服务器或数据库的临时工作目录中也很常见,以增强多进程环境下的安全性。 #### 5. **与其他特殊权限的区别** - Linux还有SUID(Set User ID)和SGID(Set Group ID)权限: - SUID作用于文件时,允许用户以文件所有者的权限执行程序。 - SGID作用于目录时,确保新建文件的组所有权继承自目录(而非用户默认组)。 - 粘滞Sticky bit)仅作用于目录,专注于文件删除控制,三者功能互补但应用场景不同[^3]。 总之,Linux中的sticky directory 是一个设置了粘滞的目录文件(类型'd'),其核心作用是限制文件删除权限,提升多用户环境的安全性。如果您需要进一步操作或示例,请随时告知!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