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Scrapy Cluster中Kafka与Redis的消息生产和消费

本文深入探讨ScrapyCluster框架中Kafka与Redis间的消息传递机制,解析kafka_monitor.py如何消费并处理爬取消息与状态查询消息,最终存储于Redis。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相对于Scrapy框架,增加了Kafka和Redis模块的Scrapy Cluster要复杂的多。因此要搞清楚各大模块之间是如何工作的,就至关重要了。在Scrapy Cluster框架中,有三大系统模块:Kafka,Redis,Scrapy Spider。其中Kafka和Redis之间的消息传递是通过kafka_monitor.py组建实现的(单向连接)。Scrapy Spider和Redis的连接是通过distributed_scheduler.py实现的(双向连接)。Scrapy Spider与Kafka之间的连接是通过pipelines.py里面的KafkaPipeline类实现的(单向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把由Kafka,Redis和Scrapy Spider组成的系统看作一个封闭系统,所有数据输入和输出,都是通过Kafka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向Kafka中特定的Topic发送消息使整个系统运转起来,也可以通过向Kafka发送消息,获取系统内部的状态(虽然可以把外部系统连接到Redis服务器,但是不建议这么做,主要是会提高系统的复杂性)。为了能够梳理清楚整个系统的消息流,本文将先讲解以下Kafka和Redis之间的消息生产和消费。

如上图描述,Kafka和Redis之间是通过kafka_monitor.py文件来实现消息的消费和传递的。kafka_monitor.py是一个常驻内存的程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连接kafka去消费数据。以下是其中一段代码(开源项目,可以访问Github代码库):

def _main_loop(self):
    '''
    Continuous loop that reads from a kafka topic and tries to validate
    incoming messages
    '''
    self.logger.debug("Processing messages")
    old_time = 0
    while True:
        self._process_messages()
        if self.settings['STATS_DUMP'] != 0:
            new_time = int(old_div(time.time(), self.settings['STATS_DUMP']))
            # only log every X seconds
            if new_time != old_time:
                self._dump_stats()
                old_time = new_ti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