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前言:HTTP请求与响应中的"翻译官"
在Web开发中,前端和后端就像两个说不同语言的人交流:前端通常使用JSON或XML格式的数据,而后端则使用Java对象。要让它们互相理解,就需要"翻译官"——这就是@RequestBody和@ResponseBody注解的作用。
二、@RequestBody:把前端数据变成Java对象
1. 基本作用
@RequestBody就像是前端的"数据接收器",它能把前端发送的JSON/XML数据自动转换成Java对象。
2. 工作原理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 前端发送:
{"name":"张三","age":25} - 后端接收:
@PostMapping("/user") public String createUser(@RequestBody User user) { // user对象已经自动填充了name="张三", age=25 return "创建成功"; }
3. 使用要点
- 主要用于POST/PUT请求
- 通常与
@PostMapping或@PutMapping一起使用 - 前端需要设置请求头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2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