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
- ls (list files) :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的目录和文件
- chown (change owner) : 修改所属用户,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所属组
- chmod (change mode) : 修改用户的权限。
- chgrp (change group) : 修改所属组
- cp(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cp 源文件 目标文件
- rm(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 mv(move):移动文件
- find (find) : 按条件查找文件
- cat : 查看文件内容
- touch : 创建空文件
- vim : 打卡文本编辑器,也可以用于创建新文件
目录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删除非空目录需加-r递归选项
磁盘
- df(英文全称:disk free):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 du(英文全称:disk used):查看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
- fdisk :sudo fdisk -l 用于查看磁盘分区,
用户与用户组
-
useradd : 添加新的用户账号
adduser 与 useradd 指令为同一指令(经由符号连结 symbolic link)。
使用权限:系统管理员。
-
userdel : Linux userdel命令用于删除用户帐号。
userdel可删除用户帐号与相关的文件。若不加参数,则仅删除用户帐号,而不删除相关文件。
-
usermod : 修改用户账号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用户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号、主目录、用户组、登录Shell等。
-
passwd : 修改密码
网络
- ifconfig : 查看,设置网络设备
- ping : 测速网络连接状态
- route : 用于显示和操作 IP 路由表。
- netstat : 用来查看端口,操作系统的网络连接状态、路由表、接口统计等信息
- ss : netstat 的升级版本
- arp : 用于显示,操作主机的 arp 缓冲区
- tcpdump : 网络数据包截获分析工具
进程
- ps : 查看当前的进程
- kill : 杀死进程,-9参数强制杀死,一般用于杀死后台进程,杀前台进程用ctrl+c
- pkill : 利用进程名字关闭
- top : 类似任务管理器,可查看程序运行信息
系统
- man
- systemctl
- poweroff
压缩
- tar (tape archive ) : 用于创建和解压归档文件的命令行工具,可以用来将多个文件和目录组合成一个单一的归档文件,也可以用来解压已经存在的归档文件。
tar命令的选项:
-c
或--create
:创建新的存档文件。-f
或--file
:指定存档文件的名称。-v
或--verbose
:显示详细信息。-z
或--gzip
:使用 gzip 压缩。-j
或--bzip2
:使用 bzip压缩-x
:解压缩一个归档文件。
- zip : 用于压缩文件。
- unzip : 用于解压文件。
内存
在Linux下,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检查内存状态:
- free命令:可以显示系统内存状态,包括物理内存、已使用的内存、空闲内存、缓存等。
- vmstat命令:VM statistics可以显示虚拟内存状态,包括内存使用情况、缓存、进程状态等。
- top命令:table of processes,可以实时查看系统内存使用情况,包括内存使用率、进程状态、CPU使用率等。
- htop命令:可以以更为详细的格式显示系统内存使用情况,包括每个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CPU使用率等。
- sar命令:System Activity Reporter ,可以生成系统性能报告,包括内存使用情况、CPU使用率、磁盘使用情况等。
- dstat命令:dynamic statistics,可以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包括内存使用情况、CPU使用率、磁盘使用情况等。
面试笔试出现的知识点
linux的关键目录:
-
/
(根目录):- 根目录包含了整个文件系统的基础,包括其他所有目录和文件。
- 在大多数 Linux 分发版中,根目录通常包含了
bin
、etc
、home
、lib
、usr
等子目录。
-
/bin
:binary- 存放着系统的基本命令,如
ls
、cp
、mv
等。 - 这些命令通常用于系统引导时的初始化脚本中,因为它们不依赖于其他文件系统。
- 存放着系统的基本命令,如
-
/etc
:- 存放着系统的配置文件,如网络配置、用户账号配置、服务配置等。
- 在这个目录下,你可以找到
passwd
、group
、hosts
、resolv.conf
等文件。
-
/dev
:- 包含了系统中的设备文件。
- Linux 将设备表示为文件,并将其放置在
/dev
目录下,如硬盘、光驱、键盘等。
-
/proc
:process information- 是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提供了系统内核和进程的动态信息。
-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关于内存、CPU、进程等各种信息的文件,如
/proc/cpuinfo
、/proc/meminfo
、/proc/sys
等。
-
/var
:- 存放着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文件、缓存文件、数据库文件等。
- 在这个目录下,你可以找到
/var/log
存放系统日志,/var/cache
存放缓存文件,/var/lib
存放数据库文件等。
-
/tmp
:- 存放着临时文件。
- 这个目录通常被用于存放一些临时性的文件,如临时下载文件、临时编辑文件等。重启系统时,该目录通常会被清空。
-
/usr
:- 包含了系统用户的程序和文件。
- 在这个目录下,你可以找到
/usr/bin
存放用户可执行的程序,/usr/share
存放共享文件,/usr/lib
存放库文件等。
-
/home
:- 存放着用户的主目录。
-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主目录,一般是
/home/<username>
,用于存放用户的个人文件和配置。
一些变量代表的含义
-
$?
:获取上一个命令的退出状态码(返回值)。当一个命令执行完毕后,它会返回一个退出状态码,通常用于表示命令执行是否成功。如果$?
的值为 0,则表示上一个命令成功执行;如果不为 0,则表示出现了错误。 -
$#
:获取命令行参数的个数。当你执行一个脚本或者命令时,$#
会返回传递给该脚本或者命令的参数的个数。 -
$0
:获取当前脚本或者命令的名称。通常在编写脚本时,可以通过$0
来获取脚本的名称,以便进行相应的操作。 -
$1
,$2
, ...:表示脚本或命令的参数。 -
$$:
是一个特殊的变量,表示当前 shell 进程的 PID(进程 ID)。 -
$!
:获取最后一个在后台运行的进程的进程号(PID)。
查看物理内存的方式:
cat /proc/meminfo
命令来查看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 free命令:可以显示系统内存状态,包括物理内存、已使用的内存、空闲内存、缓存等。
关于linux更详细的文档:Linux 教程 | 菜鸟教程 (runo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