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内存泄露的原理

        检测内存泄漏的关键是要能截获住对分配内存和释放内存的函数的调用。截获住这两个函数,我们就能跟踪每一块内存的生命周期,比如,每当成功的分配一块内存后,就把它的指针加入一个全局的list中;每当释放一块内存,再把它的指针从list中删除。这样,当程序结束的时候,list中剩余的指针就是指向那些没有被释放的内存。这里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检测内存泄漏的基本原理,详细的算法可以参见Steve Maguire的<<Writing Solid Code>>。  

         如果要检测堆内存的泄漏,那么需要截获住malloc/realloc/free和new/delete就可以了(其实new/delete最终也是用malloc/free的,所以只要截获前面一组即可)。对于其他的泄漏,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截获住相应的分配和释放函数。比如,要检测BSTR的泄漏,就需要截获SysAllocString/SysFreeString;要检测HMENU的泄漏,就需要截获CreateMenu/ DestroyMenu。(有的资源的分配函数有多个,释放函数只有一个,比如,SysAllocStringLen也可以用来分配BSTR,这时就需要截获多个分配函数)。

         在Windows平台下,检测内存泄漏的工具常用的一般有三种,MS C-Runtime Library内建的检测功能;外挂式的检测工具,诸如,Purify,BoundsChecker等;利用Windows NT自带的Performance Monitor。这三种工具各有优缺点,MS C-Runtime Library虽然功能上较之外挂式的工具要弱,但是它是免费的;Performance Monitor虽然无法标示出发生问题的代码,但是它能检测出隐式的内存泄漏的存在,这是其他两类工具无能为力的地方。

C++内存泄漏检测原理+实例源码下载,是一个跨平台的C++ 内存泄漏检测器的源程序,一个主要缺陷是不支持多线程。分配内存时不进行文件名复制,而只是保存其指针;效率较高(编译debug_new.cpp  时有效;参见文件中的注释)   我本人认为,debug_new目前的一个主要缺陷是不支持多线程。对于某一特定平台,要加入多线程支持并不困难,难就难在通用上(当然,条件编译是一个办法,虽然不够优雅)。   等到C++标准中包含线程模型时,这个问题也许能比较完美地解决吧。另一个办法是使用像boost这样的程序库中的线程封装类,不过,这又会增加对其它库的依赖性--毕竟boost并不是C++标准的一部分。如果项目本身并不用boost,单为了这一个目的使用另外一个程序库似乎并不值得。因此,我自己暂时就不做这进一步的改进了。   另外一个可能的修改是保留标准operator new的异常行为,使其在内存不足的情况下抛出异常(普通情况)或是返回NULL(nothrow情况),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终止程序运行(参见debug_new.cpp 的源代码)。这一做法的难度主要在于后者:我没想出什么方法,可以保留 new(nothrow) 的语法,同时能够报告文件名和行号,并且还能够使用普通的new。不过,如果不使用标准语法,一律使用debug_new和debug_new_nothrow的话,那还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