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为我工作小组实际操作记录,涉及的软件和硬件会与各现场情况不同,如因查看此文档而造成的一切后果我小组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也不对文档的内容做任何承诺和保证。本文档仅用于信息参考和技术交流目的。如有不当之处可进行更正。
本文所述双机热备是采用微软公司Windows2003 Server操作系统,非第三方管理软件。
硬件需求:
1、 两台服务器,一台为主域控制器,另一台为额外域控制器;
2、 每台服务器配置两块网卡,和两块阵列卡(一块做本地服务器磁盘阵列,另一块连接磁盘柜阵列);
3、 一台用来共享资源的存储设备(本文为Dell221s磁盘阵列柜);
4、 一条点对点的反转网线(充做心跳线);两条将服务器接入网络的网线。
系统安装:
主域控制器和额外域控制器可以分两个时间段来完成,这也是群集的最大特点,可以不停机的进行数据转移。以下一同描述主域控制器和额外控制器的安装:
1、 服务器分为主域控制器(主服务器)和额外域控制器(从服务器),这里将主域控制器标名为hrb0,将额外域控制器标名为hrb1;
2、 将hrb0 的第一块网卡做为外网(局域网)使用的网卡,标明public,第二块网卡做为私网(与hrb1的连接)使用的网卡,标明private;
3、 在主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 Enterprise(过程略);
4、 配置tcp/ip协议:
外网: 10.195.10.18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0.195.10.210
DNS:10.195.10.19 10.195.10.18(把对方服务器IP作为本机的主DNS,本机地址做备用DNS)
内网: 192.168.0.1 掩码:255.255.255.0 (网关空)
DNS: 192.168.0.2 192.168.0.1(把对方服务器IP作为本机的主DNS,本机地址做备用DNS)
5、 安装补丁;
6、 其它相关配置完成后,关闭服务器,准备连接磁盘阵列;
7、 将磁盘阵列柜的应用模式调至“群集模式”(在盘柜的背面有滑动开关,调至靠近模块拉手一侧);由于在“群集模式”下,RAID卡会占用ID15的槽位,所以ID15槽位的磁盘在以后的配置应用过程中不会起到作用,建议将盘柜ID15槽位的硬盘取下,做为以后的备用硬盘。
8、 将主域控制器的RAID卡连接线接至磁盘柜的EMM插口,磁盘阵列的另一EMM插口留给额外域控制器,如果服务器上的阵列卡是双通道的,两个服务器连接SCSI线的通道要一致。(即:如果主域控制器是连接通道1,则额外域控制器也需要连接通道1);
9、 顺序开启磁盘阵列柜、主域控制器;
10、 启动服务器,在开机过程中根据提示,配置阵列卡(阵列卡详细配置参见第二部分文档)。
11、 服务器重启进入Windows 2003 桌面后,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这时可以看到磁盘阵列已经被计算机搜索到,但没有分区和分配盘符,不能应用;
12、 在磁盘显示栏中,右键点击“磁盘0”(磁盘阵列柜)的位置,将磁盘阵列的磁盘“转换到基本磁盘”;
13、 给磁盘阵列分区时要特别注意,所有的磁盘分区必须为“主磁盘分区”;第一个分区的大小推荐为1G,这是预留给群集中的仲裁磁盘专用的;其它的分区大小根据实际应用确定;分配盘符时要考虑额外域控制器的分区,做到两台服务器一致; (提示:每台域控制器最好留有空闲的磁盘,作为突发情况使用,磁盘阵列柜上的所有磁盘分区必须格式化为NTFS。)
13、 盘符分配完成后,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中,可以看见外接的磁盘柜磁盘了,在新磁盘上新建文件,确认分区或格式没有问题,就可以创建域控制器。
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为我工作小组实际操作记录,涉及的软件和硬件会与各现场情况不同,如因查看此文档而造成的一切后果我小组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也不对文档的内容做任何承诺和保证。本文档仅用于信息参考和技术交流目的。如有不当之处可进行更正。
本文所述双机热备是采用微软公司Windows2003 Server操作系统,非第三方管理软件。
硬件需求:
1、 两台服务器,一台为主域控制器,另一台为额外域控制器;
2、 每台服务器配置两块网卡,和两块阵列卡(一块做本地服务器磁盘阵列,另一块连接磁盘柜阵列);
3、 一台用来共享资源的存储设备(本文为Dell221s磁盘阵列柜);
4、 一条点对点的反转网线(充做心跳线);两条将服务器接入网络的网线。
系统安装:
主域控制器和额外域控制器可以分两个时间段来完成,这也是群集的最大特点,可以不停机的进行数据转移。以下一同描述主域控制器和额外控制器的安装:
1、 服务器分为主域控制器(主服务器)和额外域控制器(从服务器),这里将主域控制器标名为hrb0,将额外域控制器标名为hrb1;
2、 将hrb0 的第一块网卡做为外网(局域网)使用的网卡,标明public,第二块网卡做为私网(与hrb1的连接)使用的网卡,标明private;
3、 在主服务器上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 Enterprise(过程略);
4、 配置tcp/ip协议:
外网: 10.195.10.18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0.195.10.210
DNS:10.195.10.19 10.195.10.18(把对方服务器IP作为本机的主DNS,本机地址做备用DNS)
内网: 192.168.0.1 掩码:255.255.255.0 (网关空)
DNS: 192.168.0.2 192.168.0.1(把对方服务器IP作为本机的主DNS,本机地址做备用DNS)
5、 安装补丁;
6、 其它相关配置完成后,关闭服务器,准备连接磁盘阵列;
7、 将磁盘阵列柜的应用模式调至“群集模式”(在盘柜的背面有滑动开关,调至靠近模块拉手一侧);由于在“群集模式”下,RAID卡会占用ID15的槽位,所以ID15槽位的磁盘在以后的配置应用过程中不会起到作用,建议将盘柜ID15槽位的硬盘取下,做为以后的备用硬盘。
8、 将主域控制器的RAID卡连接线接至磁盘柜的EMM插口,磁盘阵列的另一EMM插口留给额外域控制器,如果服务器上的阵列卡是双通道的,两个服务器连接SCSI线的通道要一致。(即:如果主域控制器是连接通道1,则额外域控制器也需要连接通道1);
9、 顺序开启磁盘阵列柜、主域控制器;
10、 启动服务器,在开机过程中根据提示,配置阵列卡(阵列卡详细配置参见第二部分文档)。
11、 服务器重启进入Windows 2003 桌面后,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这时可以看到磁盘阵列已经被计算机搜索到,但没有分区和分配盘符,不能应用;
12、 在磁盘显示栏中,右键点击“磁盘0”(磁盘阵列柜)的位置,将磁盘阵列的磁盘“转换到基本磁盘”;
13、 给磁盘阵列分区时要特别注意,所有的磁盘分区必须为“主磁盘分区”;第一个分区的大小推荐为1G,这是预留给群集中的仲裁磁盘专用的;其它的分区大小根据实际应用确定;分配盘符时要考虑额外域控制器的分区,做到两台服务器一致; (提示:每台域控制器最好留有空闲的磁盘,作为突发情况使用,磁盘阵列柜上的所有磁盘分区必须格式化为NTFS。)
13、 盘符分配完成后,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中,可以看见外接的磁盘柜磁盘了,在新磁盘上新建文件,确认分区或格式没有问题,就可以创建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