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网络配置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Redhat系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包括配置文件解析、常用网络配置命令和文件修改技巧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配置文件详解
在RHEL或者CentOS等Redhat系的Linux系统里,跟网络有关的主要设置文件如下:

/etc/host.conf         配置域名服务客户端的控制文件
/etc/hosts             完成主机名映射为IP地址的功能
/etc/resolv.conf       域名服务客户端的配置文件,用于指定域名服务器的位置
/etc/sysconfig/network 包含了主机最基本的网络信息,用于系统启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    系统启动时初始化网络的一些信息
/etc/xinetd.conf       定义了由超级进程xinetd启动的网络服务
/etc/networks          完成域名与网络地址的映射
/etc/protocols         设定了主机使用的协议以及各个协议的协议号
/etc/services          设定主机的不同端口的网络服务 


1. /etc/host.conf文件的默认信息如下:

multi on           #允许主机拥有多个IP地址
order hosts,bind   #主机名解析顺序,即本地解析,DNS域名解析的顺序

这个文件一般不需要我们修改,默认的解析顺序是本地解析,DNS服务器解析,也就是说在本系统里对于一个主机名首先进行本地解析,如果本地解析没有,然后进行DNS服务器解析。

2. /etc/hosts文件默认的内容大概如下:

127.0.0.1   butbueatiful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             localhost6.localdomain6 localhost6

可见,默认的情况是本机ip和本机一些主机名的对应关系,第一行是ipv4信息,第二行是ipv6信息,如果用不上ipv6本机解析,一般把该行注释掉。
第一行的解析效果是,butbueatiful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都会被解析成127.0.0.1,我们可以用ping试试。
[root@butbueatiful ~]# ping -c 3 butbueatiful
PING butbueatiful (127.0.0.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1 ttl=64 time=0.061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2 ttl=64 time=0.052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3 ttl=64 time=0.051 ms

--- butbueatiful ping statistics ---
3 packets transmitted, 3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999ms
rtt min/avg/max/mdev = 0.051/0.054/0.061/0.009 ms

[root@butbueatiful ~]# ping -c 3 localhost.localdomain
PING butbueatiful (127.0.0.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1 ttl=64 time=0.055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2 ttl=64 time=0.035 ms
64 bytes from butbueatiful (127.0.0.1): icmp_seq=3 ttl=64 time=0.050 ms

--- butbueatiful ping statistics ---
3 packets transmitted, 3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999ms
rtt min/avg/max/mdev = 0.035/0.046/0.055/0.011 ms

看到上面的结果,你可能会问为什么ping localhost.localdomain的时候,下面显示的是却是butbueatiful,这是因为第一个主机名butbueatiful后面的那些主机名其实都是butbueatiful的主机别名。

如果我们要追加新的本地解析,比如我们希望在我们的机器里把yyyy.com和www.yyyy.com都解析成192.168.0.100,那么就追加如下一句即可:
192.168.0.100 yyyy.com www.yyyy.com

同样,在这里,www.yyyy.com是yyyy.com的主机别名。

如果你仔细一想,会发现,其实这个文件是很危险的,如果有人恶意修改了你这个文件,比如把淘宝的网站域名解析到了他的钓鱼网站,那你就要中招了。

3. /etc/resolv.conf, 指定域名解析的DNS服务器IP等信息, 配置参数一般接触到的有4个:

nameserver    指定DNS服务器的IP地址
domain        定义本地域名信息
search        定义域名的搜索列表
sortlist      对gethostbyname返回的地址进行排序

但是最常用的配置参数是nameserver,其他的可以不设置,这个参数指定了DNS服务器的IP地址,如果设置不正确,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域名解析。
一般来说,推荐设置2个DNS服务器,比如我们用google的免费DNS服务器,那么该文件的设置内容如下: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同样,这个文件也是危险的,如果被人恶意改成了他自己的DNS服务器,他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控制你通过域名访问的每个目的地了,这就是常说的DNS劫持。

4. /etc/sysconfig/network, 典型的配置如下:

NETWORKING=yes
NETWORKING_IPV6=no
HOSTNAME=butbueatiful
GATEWAY=192.168.0.1

参数简要解释:
    
NETWORK          设置网络是否有效,yes有效,no无效
NETWORKING_IPV6  设置ipv6网络是否有效,yes有效,no无效
HOSTNAME         设置服务器的主机名,最好和/etc/hosts里设置一样,否则在使用一些程序的时候会有问题。
GATEWAY          指定默认网关IP

5. ifcfg-ethX, 设置对应网口的IP等信息, 比如第一个网口, 那么就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配置例子: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BROADCAST="192.168.0.255"
HWADDR="00:16:36:1B:BB:74"
IPADDR="192.168.0.100"
NETMASK="255.255.255.0"
ONBOOT="yes"

参数简要解释:

DEVICE        设备名,不要自己乱改,和文件ifcfg-ethX里的ethX要一致
BROADCAST     广播地址
HWADDR        物理地址,这个你不要乱改
IPADDR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ONBOOT        启动或者重启网络时,是否启动该设备,yes是启动,no是不启动
BOOTPROTO     开机协议,最常见的三个参数如下:
              static(静态IP)
              none(不指定,设置固定ip的情况,这个也行,但是如果要设定多网口绑定bond的时候,必须设成none)
              dhcp(动态获得IP相关信息)

6. route-ethX,比如第一个网口eth0的路由信息,那么就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0:

比如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需求,通过eth0去网络172.17.27.0/24不走默认路由,需要走192.168.0.254,那么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用route命令追加路由信息:
[root@butbueatiful ~]# route add -net 172.17.27.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0.254 dev eth0

可是,你没意识到的是,这样只是动态追加的而已,重启网络后,路由信息就消失了,所以需要设置静态路由,这时候就要设置/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0文件了,如果没有该文件,你就新建一个:
[root@butbueatiful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route-eth0
#追加
172.17.27.0/24via 192.168.0.254

这下即使重启网络,重启系统,该路由也会自动加载,当然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需要,那么这个文件就没必要创建和配置了。

二、常用的网络配置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Red Hat公司推出了RHEL6.2,随后CentOS也紧随其后退出了CentOS6.2。新的系统中厂商加入了大量虚拟化及云计算的元素,同时对于细节的改变也不少,这里我们仅对新系统中的网络参数做以详尽说明。

Linux中网络参数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
DNS服务器
主机名

历来Linux系统中修改这些参数的方式通常有:命令、文件两种。其中通过命令设置可以立即生效但重启后将失效,通过文件修改实现永久生效,但不会立即生效。

首先我们来看看命令的方式:

ifconfig:查看与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
hostname:查看与设置主机名
route:     查看与设置路由信息(默认网关等)

通过文件的方式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设备名(通常为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
/etc/resolv.conf文件:设置DNS服务器

以上种种这些方式可以同时在5.0与6.0系统中实现,但6.0系统后官方文档中描述说:ifconfig与route是非常陈旧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ip命令。

那么我们先看一下老的命令使用方式:
*************************************************************************
ifconfig    接口  选项|地址

# ifconfig  eth0  up          # 开启eth0网卡
# ifconfig  eth0  down        # 关闭eth0网卡
# ifconfig  eth0  -arp        # 关闭eth0网卡arp协议
# ifconfig  eth0  promisc     # 开启eth0网卡的混合模式
# ifconfig  eth0  mtu 1400    # 设置eth0网卡的最大传输单元为1400
# ifconfig  eth0  192.168.0.2/24    # 设置eth0网卡IP地址
# ifconfig  eth0  192.168.0.2  netmask 255.255.255.0    # 功能同上

*************************************************************************
主机名:

# hostname        # 查看主机名
# hostname  butbueatiful.com    # 设置主机名为butbueatiful.com

*************************************************************************
网关设置:

route  add [-net|-host] target [netmask] gw
route  del [-net|-host] target [netmask] gw

# route add  -net 192.168.3.0/24  gw  192.168.0.254    # 设置到192.168.3.0网段的网关为192.168.0.254
# route add  -net 192.168.3.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0.254    # 功能同上
# route add  -host 192.168.4.4  gw  192.168.0.254    # 设置到192.168.4.4主机的网关为192.168.0.254

# route del  -net 192.168.3.0/24                        # 删除192.168.3.0网段的网关信息
# route del  -host 192.168.4.4                        # 删除192.168.4.4主机的网关信息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254                # 设置默认网关为192.168.0.254
#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0.254                # 删除默认网关为192.168.0.254

*************************************************************************

而如今官方不再推荐使用如此陈旧的命令而推荐使用 ip 这个命令,以下我们看看它的用法:

ip  [选项]  操作对象{link|addr|route...}

# ip link show                  # 显示网络接口信息
# ip link set eth0 upi          # 开启网卡
# ip link set eth0 down         # 关闭网卡
# ip link set eth0 promisc on   # 开启网卡的混合模式
# ip link set eth0 promisc offi # 关闭网卡的混个模式
# ip link set eth0 txqueuelen 1200    # 设置网卡队列长度
# ip link set eth0 mtu 1400     # 设置网卡最大传输单元
# ip addr show                  # 显示网卡IP信息
# ip addr add 192.168.0.1/24 dev eth0 # 设置eth0网卡IP地址192.168.0.1
# ip addr del 192.168.0.1/24 dev eth0 # 删除eth0网卡IP地址

# ip route list                 # 查看路由信息
# ip route add 192.168.4.0/24  via  192.168.0.254 dev eth0 # 设置192.168.4.0网段的网关为192.168.0.254,数据走eth0接口
#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0.254  dev eth0    # 设置默认网关为192.168.0.254
# ip route del 192.168.4.0/24    # 删除192.168.4.0网段的网关
# ip route del default    # 删除默认路由

**************************************************************
接下来再看看通过文件修改网络参数:(CentOS6.2系统为例)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设备名
NM_CONTROLLED="yes"        设备是否被NetworkManager管理
ONBOOT="no"                开机是否启动
HWADDR="00:0C:29:59:E2:D3" 硬件地址(MAC地址)
TYPE=Ethernet              类型
BOOTPROTO=none             启动协议{none|dhcp}
IPADDR=192.168.0.1         IP地址
PREFIX=24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0.254      默认网关
DNS1=202.106.0.20          主DNS
DOMAIN=202.106.46.151      辅助DNS
UUID=5fb06bd0-0bb0-7ffb-45f1-d6edd65f3e03    设备UUID编号

**************************************************************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butbueatiful.com    主机名

**************************************************************

注意:在5.0时代DNS服务器写在 /etc/resolv.conf 文件中,但到了6.0时代DNS可以写在/etc/resolv.conf但是此时需要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文件中添加
 PEERDNS=no 配置,不然每次重启网卡就会重写/etc/resolv.conf文件的内容,当然了也可以直接写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文件中


后记:


1. 配置/etc/resolv.confg重启丢失解决方法:

一种方法是把 PEERDNS 设置为“no”。

找到网卡配置文件,位置和: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 文件中加入PEERDNS 选项。可以是 0, 1, 2等等,代表不同网卡的配置文件。例如,系统上第一张网卡是eth0的话,那它的配置文件就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然后在文件中把 PEERDNS 改为 ‘no’. 
例如: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TYPE=Ethernet
PEERDNS=no

这个选项可令 /etc/resolv.conf 在系统重启后不会被重写。

另一种方法是在这个文件中增加DNS:
如:
DNS1=127.0.0.1
DNS2=8.8.8.8 

2. 安全设置

   我们前面说了/etc/resolv.conf和/etc/hosts被人篡改了的话, 会很危险, 那我们在设置好着2个文件后, 做一下处理, 让这2个文件默认不能直接修改, 即使root也不行, 执行如下命令:
[root@butbueatiful ~]# chattr +i /etc/{resolv.conf,hosts}

如果我们自己想修改的时候,执行:    
[root@butbueatiful ~]# chattr -i /etc/{resolv.conf,hosts}

然后就可以修改了,修改完了别忘记+i。

3. 网络排除思路

检查配置文件是否有错误(书写及语法错误等)
检查本机网络协议是否正确:# ping -c 3 127.0.0.1
检查本机网卡链路是否正确:# ping -c 3 192.168.0.1(本机IP地址)
检查网关是否正确:       # ping -c 3 192.168.0.254(网关IP地址)
检查外部连通性:        # ping -c 3 www.google.com.hk
检查硬件
标题基于SpringBoot+Vue的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研究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方法与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学生交流互助平台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需求及其重要性。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外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研究采用的方法论、技术路线及预期的创新成果。第2章相关理论阐述SpringBoot与Vue框架的理论基础及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中的应用。2.1SpringBoot框架概述介绍SpringBoot框架的核心思想、特点及优势。2.2Vue框架概述阐述Vue框架的基本原理、组件化开发思想及与前端的交互机制。2.3SpringBoot与Vue的整合应用探讨SpringBoot与Vue在学生交流互助平台中的整合方式及优势。第3章平台需求分析深入分析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及用户体验要求。3.1功能需求分析详细阐述平台的各项功能需求,如用户管理、信息交流、互助学习等。3.2非功能需求分析对平台的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等非功能需求进行分析。3.3用户体验要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平台在易用性、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第4章平台设计与实现具体描述学生交流互助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实现及前后端交互细节。4.1平台架构设计给出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包括前后端分离、微服务架构等思想的应用。4.2功能模块实现详细阐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如用户登录注册、信息发布与查看、在线交流等。4.3前后端交互细节介绍前后端数据交互的方式、接口设计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第5章平台测试与优化对平台进行全面的测试,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同时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5.1测试环境与方案介绍测试环境的搭建及所采用的测试方案,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5.2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优化的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BiLSTM)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预测项目。该项目旨在解决传统时序预测方法难以捕捉非线性、复杂时序依赖关系的问题,通过融合CNN的空间特征提取、BiLSTM的时序建模能力及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权重调节能力,实现对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的精准预测。项目不仅涵盖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性能评估,还包括了GUI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的部署、应用领域及其未来改进方向。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深度学习、时间序列预测及优化算法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和数据科学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智能电网负荷预测、金融市场多资产价格预测、环境气象多参数预报、智能制造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维护、交通流量预测与智慧交通管理、医疗健康多指标预测等领域;②提升多变量多步时间序列预测精度,优化资源调度和风险管控;③实现自动化超参数优化,降低人工调参成本,提高模型训练效率;④增强模型对复杂时序数据特征的学习能力,促进智能决策支持应用。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模型架构解析,还深入探讨了模型优化和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理论与实践,逐步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细节,并尝试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同时,注意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合理设置模型参数与网络结构,控制多步预测误差传播,防范过拟合,规划计算资源与训练时间,关注模型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以及持续更新与迭代模型,以适应数据分布的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