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源码阅读之BufferedReader与Reader

本文探讨了Java中的字符流与字节流的区别,并重点分析了Reader类的read方法。BufferedReader作为高效的读取方式,通过缓冲区提高性能。文章详细讲解了BufferedReader的fill方法及其内部同步机制,包括缓冲区大小、字符计数、标记位置等关键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了reset方法的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java里面,把IO大致分成了两类,一类基于字符流,另一类基于字节流.
所有基于字符流的类的基类为Reader和Writer,所有基于字节流的类的基类为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
当然这两个区别不是完全的,InputStreamReader和OutputStreamWriter是这两条线的桥梁,InputStreamReader将输入的字节流按照指定的编码转换成字符流.
Reader这个类重要的方法就是read方法

//读单个字符
public int read() throws IOException {
        char cb[] = new char[1];
        if (read(cb, 0, 1)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cb[0];
    }
//读len个字符到cbuf里面,从cbuf的off位置开始存储
abstract public int read(char cbuf[], int off, int len) throws IOException;

注意到上面的read方法是一个抽象方法,需要后面的类来实现这个功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高效地实现read方法.
现在来分析BufferedReader的源代码
BufferedReader是基于缓冲的读取方式,因为每次都调用读取磁盘的方法可能有时候会很慢,比如:读取一个文件,一次读取一个字符,每次读取一个字符都会访问一次磁盘,这样的速度可想而知会有多慢。BufferedReader就避免了这种情况,首先将文件读取一部分到内存中的缓冲区,然后若要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读取就很快了,只需要直接从内存中获取。既然要缓冲的话,那就要考虑同步的问题。下面首先针对fill方法说明同步的方法。
BufferedReader内部保留一块缓冲区,默认大小为8192

private char cb[];
private static int defaultCharBufferSize = 819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