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三银四跳槽季,你准备好了吗?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苦练技术,早日达成自己心仪的offer。
下面是博主收集的一些关于面试的比较帮的面试题目,有需要的小伙伴可自行订阅下载。
Spring系列面试题129道(附答案解析)
Redis,快看看这40道面试题
MyBatis的27道面试题
73道Java面试题合集-多线程与进程
28道ZooKeeper面试题
【一面】
之前查面经说是一面都是简历面,但是我做完自我介绍后,面试官忽然对我做社群的一段经历提起了兴趣,所以就聊开了,最后没怎么聊个人经历。
1.自我介绍
2.展开讲讲社群经历
3.电商社群如何应对衰退周期?
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社群也不例外,长一点的达6个月,短的甚至3天不到。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一个处于商业目的主动管理的一个社群,在运营非常好的情况下,这个群的生命周期大约在2年左右。为什么说是2年左右?首先这是由人决定的,即使是专职的团队管理,两年内群的运营带给社群群友的新鲜红利也会消失殆尽。其次是一个群在两年的生命周期里,一般而言已经完成了商业价值的转换,你的产品不断的在升级换代,那么在两年内,从商业上讲,该挖掘的商业价值也挖掘的差不多了,继续维护,成本会超过维护。
我们该如何评估运营周期呢?
(1)、产品周期评估法
一个社群的存在,既能够满足成员的某种价值需求,也要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又能够给运营人带来一定的回报,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甚至可以形成自运行的生态。但如果想得到长期的回报,就得设置长期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大多高频重复使用类产品的社群比单纯兴趣加入社群的生存时间要长的原因。
假如你要运营制作简历的社群,运营的周期是多久?
如果按照社群要素同好来说,试问有谁有常年做简历的爱好呢?
一旦我们顺利入职,工作稳定下来,你还愿意每天在群里聊简历的话题么?还会每周期待分享么?
结果很容易就能想到
先沉默,后屏蔽,最后退群。
所以,需求的短暂性势必造成社群的短暂性。
(2)、生命周期评估法
在中国,长期上网的人应该都有加入某种群的经历。刚刚加入的时候是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但当怀有良好愿望加入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群里充满灌水、刷屏、广告,甚至两个群友一言不合引起争执,愤而退群。
运营社群,人数还不能太少,少于30人不成群,超过80人就开始热闹了,超过500人,又是乱糟糟的不好管理。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发言,就成了一个死群。
这里就分享给大家一个合适的数值,社群的人数维持在150人左右为最好。
你要建多久,要活多久?这个问题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一般一个社群的周期,正常三个月,好点半年,运营好的话可能会更长。
4.京东、淘宝等大的平台可以做社群吗?
5.为什么淘宝的社群(小黑群)做得不好?
6.产品和运营有什么区别?
产品和运营的区别主要在于:打个比方,产品类似于生孩子,运营类似于养孩子。
产品(策划)主要负责:根据产品的演化阶段来策划产品功能,负责产品功能的落地,对产品进行迭代和更新。产品内部会划分不同功能模块交给对应的产品负责,产品主要与开发、交互设计等打交道。
运营主要负责:作为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主要工作是拉新用户、促活跃用户、留存用户,帮助产品完成阶段化的数据目标并进行商业化。运营有不同的划分,包括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等,主要与用户、产品、市场部门打交道。
7.你这么说产品听起来有点像工具人,是这样吗?(这里我被面试官挑战了,一开始回答得不太好)
8.产品和运营的角色可以剥离开吗?
9.京东如果要做社交应该怎么办?(这边我聊到了视频,给自己挖坑了,面试官后面就展开问了问跟做视频相关的内容)
10.京东现在有直播入口,为什么做得不好?
11.京东怎么去做大学生群体?
12.京东首页校园的引流板块做得怎么样?
13.为什么要来京东?
14.你有什么要问我的?
一面感受:比预期的难挺多,硬着头皮答了一通
面完状态就更新了,变成复试待安排
【二面】
二面前半程是在聊个人经历,但是我又嘴贱了,中间面试官问到我怎么看待未来发展比较好的行业,提了一嘴教育,然后被问了好多教育相关的问题,因为也没做准备,就硬着头皮答了一通。
1.自我介绍
2.介绍一个比较能体现自己产品能力的项目
3.这个项目看起来很复杂,都是你自己全程跟进的吗
4.你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想做哪个领域
5.你为什么觉得教育领域有大机会在?你的个人经验主要是在考研教育相关的,怎么能根据一个小市场来判断整个行业?
6.你觉得未来教育行业什么样的企业会胜出?
7.根据你刚刚罗列的几点,判断一下新东方做得怎么样?
8.你有什么要问我的?
【HR面】
1.自我介绍,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2.比较崇拜的人
3.优点和缺点?
4.有什么要问我的?
全程比较轻松愉快的,hr小姐姐挺温柔可爱的,聊得比较开心。面完状态就更新成hr面试通过了。
anyway,有惊无险地面完三轮了,但是听说京东的池子比较深,人均hr面,所以还是要等待。静候佳音中。
说点废话:
从收到的第一场面试到现在,秋招也算焦头烂额地忙了三个星期了,感觉压力很大,心态也不是很好,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有时候觉得我不止于此,有时候又觉得我可能不大行,心情总是跌宕起伏的,每天都活在巨大的惶恐不安里。朋友说,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也是一种能力,所以如果最后真的没有得到理想的offer,那也是说明自己能力不到家。
所以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努力保持心态,努力准备面试,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努力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幸运降临。
写在最后
关注我,带给你更多的大厂面试经验,喜欢的小伙伴一键三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