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文档是否真的没有用

本文探讨了测试文档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用问题。作者指出,按照ISTQB标准编写测试文档可能导致成本高、效果差和频繁变更的问题。为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测试人员应根据测试目标、文档性质、开发模型、软件变更频率和读者需求来合理裁剪文档。此外,关注文档生成过程而非仅关注输出,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测试计划。测试文档的价值在于它背后的思考和制定过程,而不仅仅是文档本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郑文强

时间:2019年7月16日

 

类似于软件工作产品,测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会输出测试文档,即测试工作产品。ISTQB基础级大纲中是以ISO 29119 - 3(ISTQB基础级2011版本参考的是IEEE 829 - 1998标准)作为测试工作产品的指南,其提供了结构化的测试文档架构,同时描述了测试文档与测试阶段之间的关系。其包含的主要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设计说明、测试用例说明、测试规程说明、缺陷报告、测试总结报告等。详细内容可参考标准:ISO 29119 - 3。

 

但是,测试实践中感觉测试文档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常发现的问题包括:

1)成本高:测试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编写测试文档,例如,按照公司模板填充内容;

2)效果差:测试文档填充了很多原始材料,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写文档的人不看,需要看文档的人看不懂;

3)常变更:特别是在轻量级的开发过程中,变更是常发生的事情,导致变更的工作量巨大;

 

因此,纯粹照搬使用IEEE - 829标准或ISO 29199 -3标准,很难达到测试文档的使用目标,也不是这些标准的初衷。为了提高测试文档的效率和有效性,测试人员在编写时需要考虑下面的2个因素:

 

1、合理裁剪文档标准

编写测试文档时,通常我们不会完全按照模板进行,而是考虑实际的测试周境进行裁剪。例如:

1)测试目标:测试人员测试该产品或者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假如测试文档不能支持这个目标,或者无助于达到这个目标,那么这样的测试文档(与所创建的所有其他软件工作产品一样)价值就会降低很多;

2)测试文档是产品还是工具:假如测试文档是软件系统或者产品的一部分,即测试文档需要发布给客户,这时候测试文档就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遵循某种标准。假如测试文档只是内部使用的工具,那么就不必太完整、太整齐,能够在最低限度上有助于达到目标即可;

3)采用的开发模型:假如目前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是V模型之类的重量级模型,那么采用的测试过程通常是依赖于预先定义的测试,这时候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