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PU起始地址的一句ey

The base address of each area must be aligned with respect to the size of that area.

 

起始地址必须是那个指定区域大小的整数被。

### MPU9250 I2C 地址与 SPI 配置 #### 1. MPU9250 的 I2C 地址 MPU9250 支持通过 I2C 协议进行通信,其地址由硬件引脚 AD0 决定。当 AD0 引脚接地时,设备的 I2C 地址为 `0x68`;而当 AD0 接高电平时,I2C 地址变为 `0x69`[^1]。 此外,由于 MPU9250 实际上是由 MPU6500 和 AK8963 组成的组合模块,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考虑 AK8963 的独立 I2C 地址。AK8963 的默认 I2C 地址为 `0x0C`,这适用于旁路模式下的单独通信[^1]。 #### 2. MPU9250 的 SPI 配置 MPU9250 同样支持 SPI 通信协议。在 SPI 模式下,无需关注具体的设备地址,而是依靠 CS(Chip Select)线来区分不同的从设备。为了进入 SPI 模式,需将 ESP_SEL 引脚拉低,并确保 SCL 和 SDAT/SDA 引脚切换到 SPI 功能状态[^2]。 具体来说,SPI 数据传输遵循以下规则: - MOSI(Master Out Slave In):主机向 MPU9250 发送命令或数据。 - MISO(Master In Slave Out):MPU9250 返回响应给主机。 - CLK(Clock Line):同步时钟信号。 - CS(Chip Select):片选信号,用于激活特定的从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从机环境中,每个从设备都需要一条独立的 CS 线或者通过软件模拟的方式共享同一根 CS 线[^2]。 #### 示例代码:初始化 MPU9250 使用 SPI 模式 下面给出一段基于 Arduino 平台的示例代码,演示如何配置 MPU9250 工作于 SPI 模式: ```cpp #include <SPI.h> #define DEV_ADDR 0xD0 // 不需要实际使用该定义,因为 SPI 不依赖设备地址 void setup() { Serial.begin(115200); // 初始化 SPI 总线 SPI.begin(); SPI.setBitOrder(MSBFIRST); SPI.setDataMode(SPI_MODE0); SPI.setClockDivider(SPI_CLOCK_DIV16); // 设置合适的波特率 digitalWrite(SS, LOW); // 拉低 CS 线以选择器件 delay(10); writeRegister(DEV_ADDR | 0x80, 0x6B, 0x00); // 复位 PWR_MGMT_1 寄存器 } // 辅助函数:写入指定寄存器 void writeRegister(uint8_t regAddr, uint8_t data) { SPI.transfer(regAddr | 0x80); // 写操作标志 SPI.transfer(data); }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