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快云现场报道】12月7-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 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快云协办的2017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BDTC 2017),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大数据与智能为主题,聚焦最纯粹的技术干货分享,和最接地气的深度行业案例实践,汇聚国内外顶尖技术专家,共论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实践与发展趋势。
12月9日下午的区块链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薛云志开场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陈晋川作为主持人介绍论坛的嘉宾及议题亮点。
区块链的五张面孔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卫宁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型应用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借鉴区块链在数字加密货币应用中的成功经验,探索可信数据管理的理论、技术,并设计、实现系统,是学术界和工业界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钱卫宁从可信数据库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区块链系统中的多项核心技术,并从应用探索出发讨论区块链系统所需要的新特性。
钱卫宁演讲的议题是《区块链的五张面孔:一种可信数据库的观点》,首先它诠释了议题中的五张面孔是什么,包括:最有名的数据结构,防篡改,去中心,完整性、FinTech。
钱卫宁认为,区块链落地的需要更高、更快、更强,更复杂的应用,且能解决链上、链下之间的互动关联问题、溯源问题。在传统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通过标记传播的方式记录数据,在区块链上,由于没有数据库的“当前状态”,还需要构建索引功能,避免扫描整链。
对去中心 VS 弱中心 VS 多中心的问题,钱卫宁认为区块链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 结构化数据(可信)管理;
- 多级数据管理:主链-支链-链下联动;
- 高性能分布式共识;
- 丰富的数据访问、管理、处理功能;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分析处理。
最后,钱卫宁总结说,区块链是分享经济时代的数据库,本质问题是在不依赖于信用的前提下建立信任。
从区块链到分布式账本
Oracle 区块链首席架构师杨保华
区块链技术经过过去几年的实践,已经演化到了新的阶段。以超级账本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考虑了来自企业的复杂场景需求。超级账本项目核心开发者,目前担任超级账本全球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区仅一人)的杨保华,在论坛中分享了《Blockchain to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译:从区块链到分布式账本)的报告,剖析了从区块链到分布式账本的技术演化,并以超级账本项目为例介绍企业商业网络在设计架构和应用中的挑战和需求。
杨保华认为,人类账本历史的第四阶段,就是区块链到分布式账本的阶段,比特币、以太坊(性能大幅度提升)、超级账本(企业级区块链)。区块链用新的理念解决了记账问题,实现了分布式的账本平台,同时解决了不同场景的应用问题。
最后,杨保华针对区块链和分布式数据库做了比较,他认为,区块链作为一个优雅的技术结构,可以给新型数据库的创新提供一些理念。
RepChain-轻量许可链的实现和应用实践
中科院软件所互联网金融技术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陈胜
陈胜目前专注于研究区块链核心组件架构以及区块链与传统应用的结合,在区块链分论坛分享了《RepChain-轻量许可链的实现和应用实践》的主题演讲。
RepChain采用了响应式编程实现的许可链,它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级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提供自主可控的基础组件。RepChain具有标准化、模块化、轻量化和可视化的特征,目前完成的POC原型代码仅有6000行。会上,陈胜介绍RepChain的设计理念、系统组成、系统特点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RepChain以工信部白皮书的分层模型,针对目标场景(非公有链),去掉了激励层,增加了API层和监控层。CFRD共识算法,类似于超级账本的锯齿湖的PoET算法,即在出块候选人中乐透的方式随机抽取出唯一出块人。PoET依赖特定硬件,而CFRD利用全网一致的随机种子抽签,无须协商、不依赖硬件。
最后,陈胜播放了两个演示视频:一个是启动一个由5个节点组网成的TestNet,在账户之间进行资产转移;另一个,利用RepChain提供的API,搭建的一个跨终端的图片版权存证应用原型。
自主可控联盟区块链——技术、系统及应用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副总经理 邱炜伟
首先,邱炜伟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背景,总结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功能特征、组织形式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分析了当前联盟链技术的难点,并针对高性能、高可用、安全隐私、可编程等关键技术的突破点阐述了相关核心算法。
针对趣链联盟链平台系统架构、部署架构以及运维监控平台,邱炜伟做了详细的介绍。平台可以使用Kubernetes来支持基于Docker的容器化部署(可选),底层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微软Azure等主流云计算服务,也支持脱离云平台直接在物理机上直接部署和使用。其原生高性能智能合约引擎沙箱,支持多种语言和业务规则变化时的无缝升级,支持包括国密体系在内的多级加密机制,具有动态成员管理的特性。
最后,邱炜伟介绍了数字资产类和数字存症两类应用案例,其中包括多个国内知名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为相关单位节约了大量的传统票据成本。
浅析超大规模可管控数字货币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 秦波
比特币和相关类币的蓬勃发展促使各国开始重视超大规模可管控数字货币的研发。秦波分享了《浅析超大规模可管控数字货币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报告,回顾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解释了为什么要发行超大规模可管控数字货币,以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秦波表示,数字货币的安全性由密码学技术保护,难以伪造篡改,总体解决方案,以及发展趋势与展望。公钥密码学包括:签名算法、加密算法、Hash算法,及秘钥管理。数字货币利用区块链算法公开透明的优势建立各节点间的信任。
虽然数字货币的热度很高,但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主要集中在:规模、安全、隐私、监管等问题。秦波说,全网共识机制限制了交易吞吐率,数字货币必须解决规模和性能问题。数字货币存在算法、协议、实现、使用等安全风险,这些问题给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数字货币自身的跨域流通能力和隐私保护能力,削弱了国家货币的监察能力和全局的掌控能力,成为助长犯罪的帮凶。
秦波认为,未来大规模数字货币,通过与智能合约融合,可以从原料采集、材料制作、成品运输、售后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与监管,改变未来生活方式。数字货币作为一种能够轻松跨越国家间界限,实现直接交易的货币形式,能给“一带一路”的推行提供贸易环境。
区块链原理及保险业应用思考
人民保险信息技术工程师 李赫
李赫作为论坛压轴讲师分享了《区块链原理及保险业应用思考》的应用类内容。
首先,李赫对目前区块链知识进行一次较为体系化的讲解,使得初学者能迅速抓住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思想与应用技巧,对区块链应用和智能合约有一个快速的、由浅入深的了解。
随后,李赫提出了区块链应用的几点注意事项:
- 区块链和智能合约能实现的,现在有IT系统都能实现,区块链仅是去掉中介
- 区块链实现的不是性能的提升,而是业务模式的改变,相反性能大幅度下降
- 区块链只能实现对链内内生的信息信任,对外界引入的信息无法建立信任
- 区块链应用不一定需要币
李赫演讲中谈到了区块链在互助保险的应用思考,在保险定价的应用思考,养殖业保险应用思考,并重点介绍了区块链全球应用全景图的多维度分类,见下图。
最后,李赫对区块链未来技术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公有链像英特网一样会成为未来区块链的主流平台,希望技术人员多关注:Casper、Sharding、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服务、跨链、链去中心化的消息传输协议等技术,迎接区块链大时代美好的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直播专题2017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BDTC),
新浪微博@优快云,
观看大会图文直播,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优快云资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