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4场景漫游制作(一)

1、首先准备好做漫游辅助的模型,我是在3ds Max制作了一个箭头的模型,并且开始漫游的时候将模型隐藏。
2、将模型拖入场景,并且添加一个Matinee,,选中拖入场景的模型在Matinee中添加动画帧。在左下Tracks空白处右键添加新空组并命名,选中刚添加的组名右键添加新的Movement Track。这里我指定了时间为5秒,每一秒添加一个关键帧。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3、下来指定每帧所漫游的坐标位置,在Matinee中将黑色滑块移动至第二帧处,返回场景中选中该模型,右键选择带有飞机图标的pliot如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此时将会切换视角到模型位置处。开始移动,移动到自己喜欢的位置就好然后要关闭pliot,如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按照这样的步骤把每一帧的动画全部走完即可。
4、再次复制一份该模型,调节scale变小一点,然后打开关卡蓝图进行如图所示的链接节点:
这里写图片描述
5、此时应该可以漫游了,但是有一点的是现在并没有进行没有,所以要修改复制出来的模型要为原来模型的子模型才行。如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6、运行查看效果。

### UE漫游场景下的交换机制与配置方法 #### 1. 切片资源短缺情况下的UE漫游交换机制 在Intra-RA/Inter-RA移动过程中,如果目标gNB因高切片相关负载而无法接受某些S-NSSAIs的UE,则可能导致服务中断[^1]。对于这种情况,Rel-17引入了流量重新映射的概念,允许将流量动态分配至其他可用的切片区或资源池中。这决策通常由AMF(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及目标gNB共同完成,并可在基于Xn接口的切换或Ng接口的切换时实施。 具体而言,AMF会评估当前网络状态并结合预配置策略(由OAM或5GC提供),决定是否需要对UE的切片进行重映射。旦确认需要调整,AMF将通知源gNB和目标gNB执行相应的操作。这种机制能够显著减少因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服务中断风险。 #### 2. 不支持切片的情况下的UE漫游交换机制 当UE进入个不支持其正在进行的某个S-NSSAI的目标区域时,同样会发生服务中断问题[^1]。此时,可以通过提前规划多载波无线电资源共享方案来缓解此类状况的发生。例如: - **频谱资源**:通过合理划分时隙、波束或其他物理层参数,使得多个切片能够在同硬件平台上共存; - **传输资源**:优化回传链路容量分配,确保即使部分切片不可用,也能维持基本服务质量; - **硬件资源**:利用虚拟化技术隔离不同类型的计算任务,从而提高整体系统的灵活性。 这些措施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壮的异构网络环境,特别是在面对毫米波单元格密集部署带来的挑战时尤为重要[^2]。 #### 3. 基于EBCP的概率模型应用于UE漫游交换 针对毫米波通信系统特有的高频传播特性及其引发的频繁切换现象,有研究表明可通过引入有效波束覆盖概率(EBCP)作为评判标准之来进行更优的选择。相比单纯依赖RSRP指标的传统做法,这种方法更能反映实际用户体验质量(QoE),因为它综合考量了用户驻留时间等因素。 假设存在如下Python伪代码片段展示了个简单的实现逻辑: ```python def calculate_ebcp(user_speed, beam_width, distance_to_bs): """ 计算给定条件下用户的EBCP值 参数: user_speed (float): 用户速度(m/s) beam_width (float): 波束宽度(度数) distance_to_bs (float): 至基站距离(m) 返回: float: EBCP百分比表示形式 """ angular_velocity = user_speed / distance_to_bs * radian_conversion_factor dwell_time_in_beam = math.pi / abs(angular_velocity) if angular_velocity != 0 else infinity ebcp_value = min(dwell_time_in_beam / required_handover_interval, 1) return round(ebcp_value*100, 2) # 示例调用 ebcp_result = calculate_ebcp(8, 60, 100) print(f"EBCP Value is {ebcp_result}%.") ``` 此函数可以根据输入的速度、波束角度范围及距基站的距离估算出相应位置处可能获得的有效停留比例,进而辅助判断何时发起切换请求更为合适。 #### 4. 端到端业务路径可编程的支持 随着未来网络架构向着高度自动化方向演进,端到端业务路径可编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5]。它不仅实现了跨域间的无缝协作,还提供了极大的定制空间供运营商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配各类资源配置。比如,在处理大规模物联网(IoT)应用时,可以优先安排低功耗广域(LPWA)连接方式;而对于实时性强的数据流则倾向于选用专用通道加以保护等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应对常规条件还是特殊情形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现代蜂窝通讯体系都已具备相当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予以妥善解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