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认清AI时代的前端趋势
✅ 趋势一:传统页面堆砌型前端将被淘汰
会写页面 + 会调接口已经不是护城河。
✅ 趋势二:前端要向“产品力+工程力+AI力”融合转型
- 产品力:从“实现”走向“定义+验证”
- 工程力:大前端架构、组件系统、CI/CD、可维护性
- AI力:能驾驭 LLM 接口、AI Copilot、RAG、Agent 的开发者更具价值
🚀 第二部分:你的能力现状 vs 应该发展的方向
维度 | 现状(你) | 建议提升方向 |
---|---|---|
编码能力 | Vue、JS、组件开发熟练 | 深入 TS、设计模式、工程能力(大型项目结构) |
工程能力 | 熟悉 Vite / Vue CLI 项目结构 | 掌握模块联邦、微前端、CI/CD 流程、性能优化 |
AI 相关 | 可能还未涉足 | 学习 LangChain、OpenAI API、前端 AI 应用集成 |
跨端拓展 | 可能偏 Web | 可尝试小程序 / Electron / React Native |
架构视角 | 可能以组件为中心 | 学习架构思维、设计系统、前后端协作策略 |
产品理解 | 实现为主 | 提升用户体验思维、交互设计理解力 |
🧭 第三部分:AI 时代前端的 3 条进阶路径
① 技术专家路线(前端+AI 工程能力)
适合喜欢 coding、不排斥底层技术、乐于学习新东西的你。
关键标签:
- Vue3/Vite + TypeScript 精通
- 前端架构设计者(模块化、微前端、跨团队协作)
- 精通 LLM 接入与 AI Copilot 前端实现
- 掌握 WebAssembly、Rust、Three.js 等新方向
可探索方向:
- 构建一个自己的 AI 前端组件库(如:智能表单、对话组件)
- 推出博客或视频教程输出(扩大影响力)
② 产品技术负责人路线(从工程走向业务)
如果你沟通能力强、有一定带团队经验,可以转向产品技术 Leader,结合前端经验定义更高阶的 AI 产品。
你需要具备:
- 对业务目标的理解力和表达力
- 能落地 AI 产品原型,如数据分析仪表盘、对话式 UI、推荐系统前端
- 带团队协作、制定开发规范
推荐学习:
- 产品经理视角思维模型(如用户路径、需求拆解)
- 人机交互趋势,如自然语言 UI(NLUI)
③ 创业/副业方向(打造个人 IP 或产品)
结合你的经验,可以尝试:
- 开源一个实用的 AI 工具(如 Prompt 工具、Markdown Copilot)
- 做一个垂类的 SaaS 工具(如 AI 助理、可视化自动生成平台)
- 技术博主 / AI 工具布道者(知乎、B站、GitHub 等)
🧱 第四部分:系统化学习路线推荐
模块 | 推荐内容 |
---|---|
🔧 工程架构 | 模块联邦、单仓多包、CI/CD、测试驱动开发 |
🤖 AI 能力 | OpenAI API、LangChain、RAG 原理、Prompt Engineering |
🧠 大模型 UI | Chat UI、流式响应、插件式对话系统 |
💻 通用技能 | 高级 TypeScript、设计模式、前端性能优化 |
📦 工具链 | VSCode 插件开发、Monaco Editor、低代码平台 |
🌐 全栈能力 | Node.js、NestJS、Prisma、数据库 + 全栈部署 |
✍️ 可执行计划(3-6个月)
1-2个月:夯实基础 + AI 初体验
- 学习 OpenAI API / Gemini / Claude 的接入方式
- 实现一个简单的 AI 问答组件(用 Vue3 + Chat API)
- 学习 TypeScript 类型体操 + 设计模式实践
3-4个月:做一个 AI 应用原型 + 工程升级
- 做一个具备智能联想、上下文记忆的前端 Chat Copilot
- 阅读大型开源项目(如: tldraw, cursor.so)
- 学习 LLM 与 RAG 架构(+ Pinecone / Weaviate 使用)
5-6个月:分享输出 + 团队影响力
- 输出项目经验到博客/社区
- 推动公司内部的“AI 能力建设”
- 成为团队 AI 工程落地主力或导师
🧩 总结
你并不是“被AI淘汰”的那一类前端,只是到了“需要换赛道思维”的关键节点。10年的经验,本质上是巨大的资产,你只需要升级“AI认知”和“工程视角”,很快就能转型成功。